1. 《迢迢牵牛星》 - 汉朝·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迢遥的牵牛星和通亮的织女星隔水相望。“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织女伸出纤细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然而“终日不成章,泣涕泣如雨”,她一整天也织不成一段布,泪水犹如雨水般零落。“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就那样相隔在盈盈一水之间,只能脉脉含情地瞩目着对方,却无法用言语互换。此诗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受阻而产生的痛楚忧伤之情,同时也描述出了一种深邃而动人的爱情境界。
2. 《秋夕》 - 唐朝·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一个寂寞宫女的视角下,银色的烛炬在秋光中散发着清冷的光,照亮了画屏。宫女拿着轻巧的罗扇扑打萤火虫。“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皇宫中的台阶在夜色里像凉水一样冰冷,她却只能躺在那里,仰望天空中的牵牛织女星。整首诗没有直接描述牛郎织女的相会,而是通过宫女的孤独寂寞,侧面陪衬出七夕之夜的氛围,让人感想熏染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无奈。
3. 《乞巧》 - 唐朝·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的夜晚,人们仰望碧空,能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渡过鹊桥相会。“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家家户户都在对着秋月乞巧,穿过的红线恐怕有几万条之多。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七夕之夜的天文景象和民间乞巧的习俗,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和追求。
4. 《鹊桥仙·纤云弄巧》 - 宋朝·秦不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柔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各种奥妙的形状,流星通报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他们在迢遥的银河上暗暗渡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赛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同床异梦的夫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他们的温顺情绪像水一样缠绵,美好的相会光阴如梦一样平常短暂,怎忍心去看那鹊桥回去的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两情死心塌地,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此词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描述得既凄美又壮丽,表达了爱情不在于朝暮相伴,而在于心灵契合、永恒持久的深刻见地。
5. 《行喷鼻香子·七夕》 - 宋朝·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君子世、天上愁浓”,草丛中的蟋蟀鸣叫,惊落了梧桐叶,此时人间和天上都充满了浓浓的愁绪。“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云彩阶路,月光大地,被千重关卡封锁。纵然有木筏往来,也无法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喜鹊在星桥上架起桥梁,牛郎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可想他们的离去之情、别恨之深。“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牵牛织女或许也在离去之中吧,不然怎么会一下子晴,一下子雨,一下子又刮风呢。词中通过描述七夕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离去的同情,也透露出李清照自己的孤独和忧伤。
6. 《七夕》 - 宋朝·杨朴
“未会牵牛意如何,须邀织女织金梭”,不知道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张,竟然要约请织女用金梭来织布。“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年年都在乞求上天赐予人间更多的巧智,却不知人间的巧智已经很多了。这首诗以诙谐的口吻,既写出了人们对乞巧这一传统习俗的热衷,又对这种追求巧智的征象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7. 《七夕》 - 唐朝·李贺
“别浦目前暗,罗帷午夜愁”,银河边的别浦本日显得格外阴暗,罗帷里的人午夜时分怀着忧闷。“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喜鹊辞别了月光下乞巧的人们,花儿飘进了晒衣的楼中。“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天上的玉轮犹如被分开的金镜,人间的人们只能仰望弯弯的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而钱塘的苏小小,又白白地度过了一年的光阴。这首诗通过描述七夕夜晚的景象,以及提到苏小小,营造出一种孤独、悲惨的氛围,表达了光阴流逝和离去的悲哀。
这些七夕诗词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七夕节的浪漫、传说、情绪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离去、光阴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代价,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欣赏。它们不仅让我们感想熏染到了古代七夕节的独特氛围,也为我们理解古人的情绪天下和文化传统供应了主要的窗口。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