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曲》本为七言绝句﹐唐人以入乐府。
旧题杨太真所作﹐宋人别号《鸡叫子》。
“阿”通“婀”, 音ē;“那”通“娜”,音nuó,旧时读nuǒ。
顾名思义,阿那者,婀娜也,谓美人边幅姣美、身体柔美、顾盼生姿,《诗经》所说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便是这个意思。

清朝沈雄编撰的《古今词话》上卷中“阿那回纥所自始”条中说:词品中所说的《昔昔盐》,即梁乐府《夜夜曲》。
张祜诗“村落俗犹吹阿滥堆”、贺铸词“塞管孤吹新阿滥”、戴式之《乌盐角》行“笙歌聒耳乌盐角”、李郢诗“谢公留赏山公醉,知入笙歌阿那朋”中的《阿滥堆》、《乌盐角》、《阿那》等都是曲名。
刘禹锡词“目前北客思归去,回纥阿那披绿萝”中的阿那、回纥,也是当时的曲名。
李郢说这是把梵呗当做艳歌,刘禹锡确认为是把南调变为北曲,这便是《阿那》、《回纥》这个词调的最初运用。

据“江南春与阿那曲”条记载:钱谦益认为,白乐天(白居易的《江南春》词“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和王仲初《江南春》词“外子早朝夜半起。
樱桃如珠露如水。
下堂把火送郎归,移枕重眠晓窗里。
”还没有创造用该词牌作律诗的,而上两首均为词,而不是律诗,《阿那曲》的来历于此。

为证明他的不雅观点,他还在后面附录了两首《阿那曲》,一是台城一个歌妓所唱,曲云词云:“宫前细草红喷鼻香湿。
宫内纤腰碧窗泣。
惟有虹梁春燕雏,犹傍珠帘玉钩立。
”其二是崔公达送给一个俏丽的风尘女郎的,曲云:“晴天霜落寒风急。
锦帐罗帏羞独入。
秦筝不复续断弦,转身掩映挑灯立。
”他认为这是最早用《阿那曲》这个词牌名的两首词。
此调二十七字,四句三仄韵。
 

宝鸭烟销喷鼻香未歇阿那曲

但用该词牌名作曲最著名的要数朱淑真,她的《《阿那曲》云:

梦回酒醒春愁怯。
宝鸭烟销喷鼻香未歇。

○○●●○○● ●●○○○●●

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
 

●○◎●●○○ ●●●○○●●

首句“梦回”是从梦中醒来,全句是唱叹抒怀主人以酒浇愁朦胧入睡,但好梦不成,而不久即被惊醒;而惊醒后因春愁难遣以至心绪更加忐忑不定。
读到此句,人们自然会遐想到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中的那个名句“小雨梦回鸡塞远”,这句词曾受到王安石的讴歌,也曾受到王国维的抑低。
说它好,好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思妇对远人的深奥深厚思念。
朱淑真顺手牵用又巧作改饰,将旧句之秋凉易为新句之“春愁”,使它更贴合女词人的独特情性。

此词于首句点示一个“愁”字为题旨,但“愁”毕竟是心灵中的隐在意绪,究竟怎么个“愁”法,“愁”成什么形态呢?朱淑真深懂艺术之壶奥,于是随后铺排出富有范例意蕴的一组情境,以具象显示抽象,用实境表现心境,从而把人引进她的艺术氛围之中,令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乃至感同身受地为之一洒同情之泪。
这就昭示人们:诗词之美,美在艺术家创造的富有魅力的意境。
以是王国维论词时说:“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用《鸡叫子》填词较有名的是张耒:平池碧玉秋波莹, 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 轻步凌波踏明镜。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
朱淑真籍贯出生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
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工诗词。
素有才女之称。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
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快意,烦闷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去世后散佚。
1182年(孝宗淳熙九年)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
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搬家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
宋代著名的墨客,“苏门四学士”(秦不雅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因其曾担当过起居舍人,以是人又称其张右史;因其晚年居陈(今河南淮阳),陈地古名宛丘,以是人亦称其宛丘师长西席;因其仪不雅观甚伟,魁梧逾常,以是人复称其“肥仙”。

张耒平生仕途坎坷,屡遭不幸,可他从未忘怀操写诗文。
其著作被后人多次雕版印行,名为《柯山集》、《张右史文集》、《宛丘集》等,今人李逸安、孙通海、傅信三人编辑的《张耒集》,收诗约二千三百首,散文、史论、议论近三百篇,真可谓洋洋大不雅观矣!其诗从前系统编制丰腴,音节浏亮,东坡称之“汪洋冲淡,有一唱三叹之音”,晚岁落其华,趋务夷易,酷肖白乐天(居易)、张文昌(籍),一时独步吟坛;其文则雄深雅健。
纤秾瑰丽,无所不有,蔚然成家。

A�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