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白很有才华,在文学上的造诣无人可比,但是他的仕途,却是始终不顺,从前间他从四川老家去到长安,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一定会造诣一番奇迹,可是他没有想到,当时的唐玄宗只管很欣赏他的才华,却并没有重用他,只是把他留在身边写诗,用来媚谄自己。这让李白朝气不已,在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种马屁诗之后,接着便是笔锋一转写了“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种充满讽刺的诗句。
唐玄宗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把杨贵妃比喻成赵飞燕,无非便是在架词诬控,再加上当时很多人在唐玄宗面前挑拨离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开始去到表面的天下浪迹天涯,那一段韶光他过着看似高枕而卧的生活,实在他的内心是很悲苦,对付一位读书人来说,学成了本领自然是要实现自我代价,可是他始终没有机会,一贯是郁郁寡欢。
李白在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游历池州在青阳望木瓜山时,写下的这首《望木瓜山》,整首诗意境凄美,字里行间也是充满了忧闷。可见当时的李白内心是很失落落,也非常的伤感。一个人客居他乡,不仅思念起了故乡,同时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也是显得无能为力,正是这个缘故原由,在这首诗中,他道尽了心伤和无奈,让这首诗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这首诗实在写得普通易懂,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也没有引用典故,更加没有一个生僻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描写了内心的失落落,还有一个游子对付故乡的思念。当时李白已经53岁了,早已是白发苍苍,可是还在外地流落不定,那一份心伤也只有自己知道。以是这首诗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宣泄,以此来排解那份孤独和无奈,面对木瓜山他回忆了过往的岁月,想到远方的故乡。
清晨的时候起来看到了正在缓缓升起的太阳,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光阴,可是我却一个人独清闲外地。等到傍晚时分又看到了鸟儿归巢,所有外出的鸟儿都归来了,但是我不如一只鸟儿,还是在外地流落不定。末了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一个人身在异地他乡,本来便是一件伤感的事情,更何况还要面对面前的木瓜山,这怎么能不让我伤感,进而思念起远的故乡。
木瓜山位于在青阳县木瓜铺,但是本日的今安徽贵池县与湖南常德县都有木瓜山,李白所描写的木瓜山,该当是安徽贵池县的木瓜山。晚年李白大部分的韶光都是生活在安徽,末了还在公元762年在当涂溺水而亡。纵不雅观李白的生平始终是处于悲痛之中,虽然非常的有才华,可是他并没有被重用,一辈子在外地流落,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每天都活在痛楚之中,常常思念起远方的故乡,而这首《望木瓜山》正是他晚年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不仅道尽了心伤,也道尽了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