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美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清平乐·年年雪里》

初衣解诗:李清照流传下来六首梅花词,作为北宋南宋期间,著名的才女,她的词清丽婉约,引领一代词风。
不过由于我们这个时期和她那个年代相距甚远,无法窥见宋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大约是用词来表达心思的悱恻凄楚,宋朝的人,鲜有像她这样的深度。
这得力于她从前家庭环境的优胜,能够专心于词作音韵,写出了一些非常音律婉转,流丽动人的句子,为时人所推崇。

比如她的名作《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又“凄悲惨惨戚戚”,虽然许多人都以为描写出了彻骨的秋心与秋情,但是在初衣这样的当代人看来,大有无端寻愁觅恨的小家气。

冬日读诗李清照的6首梅花词只有这首年年雪里特殊耐读

她的6首梅花词,第一首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将梅花形容成美女出浴,这是范例的巨室小儿女的闲情姿态。
别的的几首,说愁说怨,不过是闺阁离思怨情。
实在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不足康健的。

但是有一首梅花词,却教其他的几首,显得境界开阔。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宋朝簪花的习俗四季不废。
只是不清楚,是将梅花枝插在头上还是帽檐上。
男人多数是插在帽子上。

在大雪里赏梅花,用梅花插瓶插帽,顺带在家里用使女配酒,这个冬天过得别有滋味。

不过只有在中国的北方才能看到年年有雪。

“捋尽梅花无美意,赢得满衣清泪。
”由于年代较远,这个“捋尽梅花“是什么意思?

一种意思是,李清照小的时候,闲愁万种,有了梅花还怨梅花,富贵闲适的生活,反而生出了惆怅。
常常临风洒泪。

其余一种意思是,瞥见别人不爱惜梅花,攀折破坏,气得自己直掉眼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这是写今年和去年的不同,今年和所有往年都不同,由于既没有雪,也没有花,只剩下一年之间,两鬓斑白。

这是出了什么事呢?由于国破,北宋政权仓促南移,许多曾经在京都的人和李清照一样逃难南方。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是日涯海角的南方却也有风多雨,先看梅花,却也是那么的难。
不写之写,何况是北方家园里,此时大雪纷飞,正是梅花好景。
但是我是看不到了。

这首诗既是梅花之思,也是家园故国之念。

而在颠沛流离之间,少年少女,那种闲愁清泪,早已消磨殆尽。
反而是这首梅花诗的后4句,显得深奥深厚蕴藉。
从前有雪有梅,还有浪漫的青春。
现在无雪无梅,却又深深地怀念。

而那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是有着审时度势的家国哀愁。
恐怕我的老年,是回不去了。
却再也回不到那大雪梅花,好久闲情的故乡和生活了。

以是说我以为,李清照的6首流传下来的梅花词,就这首最耐读,而且这一首的后四句最耐读。
由于提升扩展到了一种绵渺大气的境界。

实际上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的女墨客,之以是被时人所推崇,还是由于性别缘故原由,在闺阁情致上,离愁别绪上,有的男性虽然达不到的深渡过细,但总体每每流于纤柔。

但这个中间也偶尔会看到一些不输于男性手笔的境界和佳作,唐朝的薛涛,宋朝的李清照,都有几首颇有风骨灵魂的诗词,而这些诗词出自于女性之手,尤为的名贵。

由于作为一个生活过的人,我们更乐意是触摸到实质的灵魂的密度,而不是他的性别。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