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桐花凤美诗六首:幺凤桐花白日飞,雏凤清于老凤声
晚春应着节气和季候的第一种花候,便是紫桐花。《周礼月令》将桐花列为季春花候,这是先秦时期,而宋明,桐花则是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节气的首花。
谈起桐花,人们自然会想起凤凰,由于梧桐栖息凤凰,是古老的传说和神话。巨大的五彩的凤凰鸟,只盘旋在高山之上,勾留在梧桐树上,并且以梧桐为食。
那么古代的梧桐,倒是常见,比如泡桐青铜都叫作梧桐,可是谁也没有见过巨大的凤凰。据考古,凤凰是上古对太阳和鸟的崇拜,想象衍生出的一种鸟类。
没有见过大凤凰的人们,也不必心有不甘,由于还有一种毛色五彩的小凤凰,真实存在。那便是桐花凤。
四川山地在先秦时期是比较封闭的,古蜀国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到了近秦国期间才有交通通往四川之外。
到了唐朝,出于四川是抵御西部和西南方向主要的樊篱,而长江也是经由四川的沟通南北的主要水道,四川和外界的联系才紧密起来。这里有着巨量珍禽异木,比如海棠花,杨贵妃的荔枝,还有这种只产生四川山林的珍惜的桐花凤。
唐朝李德裕曾经出任四川节度使,这里晚春初夏,盛行的团扇上画着本地最美的桐花凤。他写下
《画桐花凤扇赋序》:" 成都 夹 岷江 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灵禽五色,小於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所往。"
那么晚唐时期,桐花凤的叫法,就已经盛行四川,而他则传奇写下这种鸟。
在成都岷江边上,多栽种紫桐,每到暮春三月,有五色小巧的鸟儿,比燕子还有,集中飞在桐花上,饮桐花的花蜜露水,到了桐花落的时候,则看不到这种鸟。
这种以采食桐花蜜的鸟,在当地叫做桐花凤,当代学名名蓝喉太阳鸟。 体型小巧,只有十厘米旁边,颜色五彩艳丽。
最早为桐花凤写赋的是李德裕。
不过最早写诗的是唐朝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 ·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奇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其一》
40岁的李商隐,太太过世后不久就踏上了去往四川节度使幕府中就职的漫漫长途,从头年玄月出发,到了次年春天,他才来到四川。
这里崇山峻岭,所谓蜀道难,难于上上苍。但是却独占分外的山路景不雅观,便是连绵不断的桐树着花,那大气高岸的树冠上,紫色白色的桐花盛开如云。而在花朵之间的,便是无数成群飞来的桐花凤,它们高下翻飞,婉转歌唱。
李商隐回顾起自己的侄子,才十岁的韩偓,在离去席上为李商隐做的送别诗。当时李商隐心情低落,只是将孩子的诗网络起来。
但是漫长的韶光和旅途逐步遮盖埋葬着丧妻的悲痛,在这晚春明丽的山道上,他看到桐花凤的翱翔清啭,舒缓的心怀浮出了小侄子的诗和声音。
他写下雏凤清于老凤声,来表达对孩子的赞颂和鼓励。表示一代会比一代强。
后世的人,喜好用这句话形容子胜于父,以表达赞颂。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李商隐是真的听见桐花凤小鸟的歌声,让他的心情明丽起来。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祗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唐末至五代 可朋 桐花鸟
《太平广记中》记载“剑南彭蜀间,有鸟大如指,五色毕具,有冠似凤。食桐花,每桐结花即来,桐花落即去。不知何之。俗谓之桐花鸟。极驯善,止于妇人钗上,客终席不飞,人爱之,无所害也。
到了晚唐五代期间,由于紫桐在四川广泛栽种,客舍庭院多有,这种桐花凤的数量就多了起来。说桐花凤主动勾留在妇女的头钗上,是个小概率的事宜,最大的可能,便是人工捕捉,用细绳子栓在头钗上。
可朋本身便是四川眉隐士,他用的就是非常现实的买。
由于这种鸟,五色羽毛,就像小凤凰,飞进花丛,你切实其实就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美人们买来也不是怜惜,那是炫耀,将鸟儿绑在头钗上,那是鲜活的凤凰头饰啊,要多俏皮有多俏皮。
这是当时盛行的风气,还出口到省外,结果这种鸟水土不服,不堪惊吓,三两天就去世了。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凤。“ 北宋 · 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1079年)选录
很多人知道苏轼谪居湖北黄州,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以及浪淘沙大江东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苏轼的老家是四川眉州。
而他经由乌台诗案去世里逃生贬谪到黄州之时,心情低落,如梦如幻,自然会怀念自己的家乡。在这里的东坡田园,他写下了回顾故乡的散文 《东坡杂记》。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奇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说他小时候的书房前的庭院,栽种了很多花草树木,苏轼的母亲信佛,不杀生,以是有桐花凤四五百只,集体翱翔栖息在树上。桐花凤的羽毛,非常宝贵,而且可以驯养,在我家也不避人,同村落乡邻见了,都感到惊奇。
感到惊奇,自然是苏轼母亲的仁慈,不惊扰鸟类,这种有灵性的鸟自然就在这里安定下来。
以是在黄州,他无数次回顾家乡。
我在这异域逗留,和你一样的心情,你在回顾故乡的梅花,我在回顾我家乡的桐花。
我的家乡何所有,有俏丽的桐花聚拢无数的小凤凰啊。
他们家就有,四五百只,五彩斑斓。
苏轼生平从母亲自上学到了慈悲爱惜生命。以是小凤凰常常涌如今他的诗里,比如绿毛幺凤,倒挂夭凤,都是这种桐花凤。
”蕊珠宫阙画云扉,幺凤桐花白日飞。
冰水藕丝清暑宴,偷桃方朔醉忘归。“元 · 马祖常次王参政延福宫韵 其三
这是写的晚春初夏宫廷里的景致。
延福宫北宋一座其余建造的奢侈宫殿,凿池为海,引泉为湖。引种各种珍惜花木和鸟类,成为天子休闲娱乐招待臣子的地方。
这是初夏的游乐,已经安排了最新鲜的冰水藕丝给大家嬉戏热理解渴。
那么宫廷内也栽种着大量的紫桐花,只是这些桐花凤,显然是从四川批量进贡来的。
白天里,这些桐花凤环绕着着花的桐树飞行,鸟语花香,引人迷醉。
但是这是一项非常奢侈的开园活动,由于开封汴京并不适宜桐花凤的长期生存,它们点缀了一段韶光的宫廷富丽,很快就去世亡消逝了。
不过这首诗,仍旧留下了,京城皇宫,曾经有桐花凤的身影。
”露湿金茎月转西,披喷鼻香太液净无泥。
梨云散尽千官影,独见桐花小凤栖。“元末明初 · 王逢《题焦白圻画其父奉礼府君夜直诗意图 》
这该当是明朝早期的南京宫廷,焦白圻的父亲该当是寒食清明时节值守南京宫廷的官员,而他画下父亲值守凌晨明朝宫殿的场景。
玉轮已经西沉,没有灯火的宫殿,早上的月色清浅,皇宫里的池塘明净赶紧。
值守的百官趁着黎明纷纭离开了值守的宫殿,此时有一段韶光的寂静。
留守的人,忽然瞥见宫廷桐花树上有小桐花凤飞来。
这意味着,清明节气的正式到来。
而昨夜百官的聚拢,该当便是等着传统的新火点起的仪式。
大概,在明朝的宫殿里,依然会放养桐花凤?以应对清明节气或者皇宫富丽?
当然瞥见桐花上的凤凰是非常吉利的,由于寓意出息似锦青云直上。
”曲水惠风轻,桐华正吐英。
枝条引晨露,门巷近清明。
剪剪寒应尽,霏霏雪不惊。
啄花夭凤小,又见绿阴成。“ 明 · 杨慎桐花(甲戌年作追录于此)
杨慎的老家也是四川,自然多年往后,他回顾家乡,有桐花,就有桐花凤。
那水边和暖的风吹来,桐花开了芽。
桐花枝条聚拢着朝露,表示着清明节气的到来。
那剪剪风来,没有任何寒气,那霏霏柳絮,是不冷的春雪。
看得见桐花凤在啄食花蜜,很快这里将绿叶成荫子满枝。
他说的是对的,有了桐花凤的吸食花蜜,桐花很快完成授粉,而绿叶也一茬茬长出,进入最发达的深春和初夏。
这几首诗,是探寻古代的凤凰,和类似凤凰最可爱的小鸟,桐花凤。
谁说凤凰只是传说,看到这五彩的桐花凤,你会忽然以为,大概大凤凰,真实存在过的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