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宋词之前几百年的汉朝,也有很多人通过诗歌来描写、表达怀才不遇的主题。
虽然此时的诗歌和唐诗宋词比较,流传度要低了很多,成熟度也不如唐诗宋词。
但是个中对付怀才不遇等一些主题的构建和描写,是顺承《诗经》而来、下启唐诗宋词的,这一点是唐诗宋词都不得不承认的。

本日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古诗便是古诗十九首当中描写怀才不遇的诗篇。
个中的10个字很有道理,也写出了本日我们很多人都遭遇的困局。
且看: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年夜方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西北有高楼》,是古诗十九首当中的一首名作。
这首古诗所表达的内容实在是作者对付所听到的歌曲的描述。
全文当中都是墨客的想象,而且墨客借对付歌曲的描述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末了得出“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结论,令人不胜唏嘘。

开篇就写作者所听到乐曲演奏的地方。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墨客利用夸年夜,极言高楼之高。
而后描述“高楼”精美的雕梁画栋,“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此后写高楼上的歌声。

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才不遇的诗篇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这是墨客对付所听到歌声的第一印象,声音是何等的凄凉啊!
以是墨客心中产生了迷惑,“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如此凄凉的歌曲,到底是谁在弹奏?恐怕是那个由于丈夫去世掉而痛哭连城墙为之塌陷的“杞梁妻”吧!

接下来的两句古诗写墨客对付歌曲的细微感想熏染。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弹奏之人歌曲的细微变革,在墨客的耳中都能听出来。
“一弹再三叹,年夜方有余哀”更是极言墨客对付弹奏之人琴声中的情意表达有充分的解读和理解。

此后的两句古诗是这首诗的题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悲痛的并不是琴声当中所通报的那种痛楚,最为痛楚的实在是“知音稀”。
世间没有知音,即便是有高山流水一样的乐曲演奏,那也不过是对牛弹琴。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末了的诗句表达出墨客渴望与知音一同追求美好空想的愿望。

在这首古诗当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实在这首古诗的作者就犹如弹奏这首乐曲的弹奏者一样平常,虽然有很高的才华,但是却没有知音欣赏,只能落了个怀才不遇的遭遇。

但是个中“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在本日的我们的生活当中,不是也常常碰着过这样的困局吗?人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悲的是今日会发光的物体实在太多,而且多数都相称廉价。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