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惊蛰仲春节》元稹 〔唐代〕
《惊蛰仲春节》
元稹 〔唐代〕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抽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元稹的这首诗以白描的手腕,再现惊蛰之时世间万物的变革,首句以一个“初”字,点明惊蛰之后万物都将重新开始成长,他选取了桃花和春鸠,这两者足以将迷人的春光展现出来,末了两句写人们在田间紧张的劳碌,播种着一年的期望。
元稹在诗中直接将阳气定义为始于惊蛰,万物重生从惊蛰开始,自此俏丽的春光将洒满世间。桃花即将残酷绽放,春鸠会在枝头欢唱。下片墨客写道,短暂的春光,催生着万物,萌动的芽孢像是依照规则一样平常整洁的成长,田舍劳碌地在田间耕种,处处都是他们勤恳的身影。
第二首:《不雅观田家》韦应物 〔唐代〕
《不雅观田家》
韦应物 〔唐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壮年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恩惠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在滁州任刺史时,逢惊蛰节气到来,偶遇田舍在田间勤恳的垦植,他随手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年的诗篇。韦应物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清丽淡雅,自然幽美,而又耐人寻味,这首诗中的“一雷惊蛰始”,言简意赅,万古流芳。
墨客起笔先写周详如丝的春雨,百草万木欣欣向荣,充满活气。隆隆的雷声,是惊蛰节气的到来。田家从这时再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耕种从这时开始。紧接着的第五到第八句,写田家紧张而又劳碌的环境,年轻力壮的人都在野外耕种,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再带着牛犊去山涧饮水。辛劳劳作的农夫从不以为辛劳,春雨的降临足以让他们喜上心头。末了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府不断催粮的厌恶,以及见到如此费力的田舍,生出的愧疚之心。
第三首:《山房》陈允平 〔宋代〕
《山房》
陈允平 〔宋代〕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陈允平是宋末元初的词人,出身官宦世家,受家学深厚影响,自幼对诗词喜好,尤喜周邦彦词作的格律,并加以效仿。虽才学不浅,但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为官后也是多少很多多少坎坷,仕途不畅,他的这首《山房》以“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享誉千年。
前两句写道,作者将四面的窗户全部打开,东风送来海上飞舞的云。几声惊蛰的雷声,带来一阵敦促花儿开放的春雨。惊蛰来到,但见蜗牛爬过的石凳,留下一串亮晶晶的涎水,蚂蚁排局布阵,环绕着山台而动。末了两句作者没有交代衣服因何被春雨打湿,只写用加了名贵喷鼻香墨的熏笼来烘烤衣物,以增长墨喷鼻香。
第四首:《春晴泛舟》陆游 〔宋代〕
《春晴泛舟》
陆游 〔宋代〕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的生平历经坎坷,仕途与情绪都遭受过重创,但赤城的爱国之心从未改变。他的诗词大都措辞流畅简洁,雄浑冲动大方,《春晴泛舟》写在他晚年居于故乡山阴时,朴实深奥深厚,有着欢畅愉悦的情调。
首句写作者泛舟湖上,自知年纪大了,便说,年轻人不要笑我这个老人,大地春回统统都如新生一样平常,作者面对发达的春意,也觉年轻了不少。惊蛰雷动风行,世间气候更新。波光粼粼的江水漫过了玄色的礁石,纤柔的柳丝轻摇,色淡黄如微尘。墨客末了写道,本想回到亭子里歇息,还是不舍的又划起了双桨,否则,岂不虚掷了这大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