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诗的国度。
闻一多说:“一样平常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实在,唐代也是一个舞的国度。

《全唐诗》中就有不少诗写到了舞蹈
如杜甫的《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刘禹锡的《不雅观柘枝舞二首》,岑参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等。

唐代的达官显贵喜好不雅观赏舞蹈,政府建了不少专门的音乐舞蹈机构,培养了许多技艺高超的舞者
民间老百姓也爱看舞蹈,民间舞蹈家和百戏艺人都颇受欢迎。
当时十分盛行的群众性歌舞“踏歌”,就涌如今李白的名诗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者,歌舞也,唱歌时歌者以臂相连,以脚踏地为节奏。

杨玉环也是颇有成绩的舞蹈家。
《全唐诗》收录了她为自己的侍女写的一首诗《赠张云容》:“罗袖动喷鼻香喷鼻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寥寥四句,从中既能看到张云容高超的舞蹈水平,也不丢脸出作者的舞蹈、音乐和措辞水平。

红蕖袅袅秋烟里唐代跳舞诗举隅

“罗袖动喷鼻香喷鼻香不已”,张云容舞动绫罗广袖,就像清风拂面,让人感到芳香四溢。
我们形容音乐好听、耐听,听后有余韵,常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音当然不可能三天都在空气中回荡,而只能在听者的心中回响。
这句“喷鼻香不已”也是如此,舞者仿佛带着喷鼻香气的花朵,持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喷鼻香气。
舞蹈本来是通过视觉不雅观赏的艺术,但作者从视觉写到嗅觉,打通了感官。
“红蕖袅袅秋烟里”,舞者就像袅袅秋烟里的一朵红荷花,读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原来这持续不断的喷鼻香气并不浓郁,不是什么艳丽的花朵发出的,而是淡雅的荷花发出的阵阵清香。
舞者纤细的身姿,伸展的动作仿佛就在面前。

“轻云岭上乍摇风”,这是一句比喻式的写意,写出了舞者轻盈如云的身体,行云流水的舞蹈风格。
舞者就像岭上聚拢的白云,一阵风吹来,就飞舞起来。
舞者的动作犹如白云出岫般自然。

“嫩柳池边初拂水”,连续写舞者动作之柔美,舞者如池边嫩柳姿态柔美,舞姿柔柔,如柳条拂水。

杨玉环的诗不免让我们想起李白的《清平调》,那是李白写舞者杨玉环的姿容,而《赠张云容》则是杨玉环写舞者张云容的丰姿。
由于杨玉环本身是舞蹈里手,不同于李白的墨客角度,以是我们在《赠张云容》中可以看到更多专业视角的舞蹈内容。

诗中虽然没有专门描写舞者的衣饰,但是从舞动的衣袖掀起阵阵喷鼻香风的形容,从双臂缓缓舞动像刚被风吹出山谷的轻薄云彩的描写,从舞者动作柔柔犹如“嫩柳池边初拂水”的比喻中,大致可以想象舞者的衣饰特色。

唐代国力较为昌盛,演出大多追求奢华之风,这在唐代舞蹈中也多有表示。
衣饰的胡化改变了传统样式,传统妇女的服装领口较高,但到了唐代,涌现了圆领、斜领和鸡心领等,还有将胸部部分坦露出来的袒领。
唐代舞者的衣饰,质地轻,样式多,色彩艳,颇为夺目,我们读《赠张云容》,也不难有这样的印象。

我们从《全唐诗》中数百首涉及舞蹈的诗中,还可以得出唐代的舞蹈诗有这样几个特点。
就舞蹈诗的认识代价而言,我们可以从《玉树后庭花》中得出隋废唐兴的兴亡之感;从《霓裳羽衣歌》中看到安史之乱的场景。
同样,从《赠张云容》中,可以窥见轻歌曼舞下开元盛世风貌之一斑。
舞蹈用肢体措辞抒怀写意。
就舞蹈诗的艺术手腕而言,有的舞蹈诗用白描手腕直接勾勒舞蹈形象,将舞蹈的幽美动作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临其境,比如常非月的《咏谈容娘》:“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
”舞者一举手、一翻身的动作如在读者面前。
有的舞蹈诗利用遐想的手腕,表现舞者舞蹈动作的气势,如杜甫诗《不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句“天地为之久低昂”,让人充分感想熏染到公孙大娘高超的舞技。
有的舞蹈诗把幽美的动作和惟妙惟肖的神态奥妙地领悟在一起,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如白居易诗句“风袖低昂如有情”,以舞蹈时的神态,表现舞蹈的意境之美。
更多的舞蹈诗灵巧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腕展现舞者舞姿的幽美。
比如《赠张云容》,把舞者张云容比喻成俊秀的红蕖,开放在秋日的烟霭中,给人朦胧的美感;将张云容舞蹈的动作喻为岭上的一缕轻云,展现她舞蹈时的轻盈身姿。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舞蹈的表达浸染。
《尚书·舜典》有“诗言志,歌咏言”,《乐记》有“言之不敷,故长言之;长言之不敷,故太息之;太息之不敷,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段话通过“言——长言——太息——咏歌——手舞足蹈”的递进比较,解释舞蹈在表情达意中的主要浸染。

唐代物质较为充裕,文化互换较为频繁,为舞蹈的繁荣供应了必要条件。
在唐诗的百花园中,舞蹈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古诗词题材类型很多,或写景抒怀,或咏物言志,或即事感怀,或怀古咏史。
在咏物言志类中,又有专门的咏菊诗、咏梅诗、咏竹诗等,这些都已有不少的研究,但是关于舞蹈诗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太多。
放眼天下,舞蹈虽是人类最早的艺术之一,而舞蹈学则是姗姗来迟的学科。
从丰富的唐代舞蹈诗中汲取养分,无论是对舞蹈学的研究,还是对付我们本日的舞蹈创作,都不无裨益。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3日16版)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