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孟浩然行书字体作品欣赏

 《春晓》是唐代墨客孟浩然的著名之作。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墨客捉住春晨生活的一霎时,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活气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奥深厚,韵味无穷。
[1]短短的二十个字,流传广泛,大家皆知。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春晓孟浩然行书图片

  春天是俏丽的,有醉人的花喷鼻香,有迷人的风景。
但更能打动墨客的却是那繁盛热闹繁荣的春声。
当墨客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便是鸟的啼叫。
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墨客的欢快。
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愙斋书法行书春晓穿越古诗词中的春天

  春晓的作品特点

  《春晓》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实在,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
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面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喷鼻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妖冶的喜好;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缘故原由;三句转为写回顾,末句又回到面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墨客对花木的担忧。
韶光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奇妙变革,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措辞夷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墨客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贯注着墨客的生命,跳动着墨客的脉搏。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不雅观点不代表本号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