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唐代墨客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也能领略到皇宫园林中的旖旎风光。但它还有讽刺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只不过写得极为蕴藉。概括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很高等的骂诗,表面上句句都是写景,实在句句都是讽刺。下面我们便来详细看看韩翃的这首《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烛炬,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先,诗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韩翃立足高处,看到了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寒食节的东风则吹拂着皇家花园中的柳枝。纯挚的从写景角度来看,这里的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无疑是写景的千古名句。它不仅呈现出了范例的暮东风景,也呈现了全体长安城沉浸于浓郁春意中的盛况。
“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样平常在清明前两天。寒食节,按风尚要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品。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天子要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本来是藉此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动修,勤政为民。但中唐往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甚至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正派人士对此无不愤慨。这首诗中便有着鞭笞天子厚待亲信宦官之意。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日暮汉宫传烛炬,轻烟散入五侯家”。它的意思是说:当长安城夜色降临的时候,皇宫里便忙着传烛炬,点烛炬的轻烟则散入到了王侯贵戚的家里。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便是如上面所说的天子在清嫡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的制度。“五侯”,原指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为候,受到特殊的恩宠。这里则泛指天子的近幸之臣。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末了两句意在借古讽今。韩翃通过对宫中传烛炬之事的刻画,讽刺了天子厚待亲信宦官。由于韩翃表露的并不露骨,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有感而发,以是这首诗极为蕴藉,但更富有情韵,以是它比很多刻意讽刺的诗就要高等的多。《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曾这样评价此诗,说它气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讽更微。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