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概括刘叉,可以用“人如其名”4个字。
刘叉生卒年不详,年轻时像个游侠儿般混迹江湖,后放下屠刀发奋读书,得到韩愈的赏识,招入门下。
但后来却受不了仰人鼻息之苦,又究竟看不惯士人间的唱和委蛇,便带着韩愈给人写墓志铭的钱逃走了,从此消逝在诗坛。

刘叉平生留下来的诗作不算多,但诗也和名字一样霸气。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则是刘叉的一首《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这是《全唐诗》中极具剑气之作,全诗无一剑字却是剑气凌然,开篇透着股逼人的霸气。
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唐.刘叉

全唐诗最具剑气之作全诗无一剑字开篇就透着股逼人的霸气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临行的赠别诗。
古人常以剑赠人,但多数是武将之间,而刘叉却将自己的宝剑送给了一位读书秀才,既是二人友情深厚的表示,也可见墨客的豪迈。
而全诗最大的亮点因此水喻剑,全文无一剑字,却句句不离剑。
古代咏剑诗不少,但这种写法却是别具一格。

诗的一、二句“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意思是这把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宝剑,就像水一样,末了落到了我的手里。
宝剑的流传本是相对静止的事情,但墨客用水流为喻,化静为动,不可谓不新颖。

用“古时水“比喻宝剑,道出剑身之亮、剑锋之利、剑气之盛的同时,更给这把宝剑加上了一股空灵之气。
水是世间最柔之物,同样也因此柔克刚的强者,这把宝剑也是这样。
然而这样的一把宝剑,如今却在墨客手心,向水一样平常流淌着,这样的开篇与一样平常显露在外的气势不同, 隐约着自有一股一剑在手的霸气。

诗的三、四两句写的是赠剑。
“临行泻赠君“中墨客用了一个”泻“字,同样是将剑比作水。
墨客将手心的古时水,泻入于朋友手中,流淌于二人手中的有剑气,更有墨客对朋侪的一番心意。

末了是对朋侪的赠别语,由于是赠剑,那自然也和一样平常的赠别语不同,他叮嘱朋友:希望你不要用宝剑来报自己的小仇小怨。
这言下之意实在是希望对方持剑后,能够建功立业,造诣一番大作为,这也表示了墨客自己的大志向。

纵不雅观全诗,作为一首咏剑诗,通篇都未写剑的形状,但却在以水喻剑的过程中,让读者如临其境,感想熏染到迎面而来的剑气。
同时作为一首送别诗,全文无一丝离去的忧闷,通篇都在写剑,但墨客的一片深情厚谊却令人感同身受。
这便是此诗的妙处,也是其能流传千年的缘故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