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万朵荷花中会有一枝并蒂莲
所谓并蒂,一茎两花,花各有蒂,但是是长在一个茎干上的。
由于荷花的连绵成长性,并蒂莲的涌现,只是偶发的变异。
由于人类科学家到现在还没有造就出普通荷花的并蒂莲品种。
由于虽然并蒂莲好看,但是不具有遗传性。
也便是遇见花开的难得。

那么还有一种千瓣莲,一朵花里数个花心,是小亚细亚的外来品种。
只着花,不结果。
虽然在元朝末年引进,作为奇葩欣赏,但是过于繁复,已经失落去了荷花本来的原始靠种子繁育的功能。

荷花原产中国,何以在小亚细亚涌现这种多头千瓣莲花呢?这也是一个谜。
或者是难得的变异,只是人们保留了可以遗传的根茎,使得这个物种延续至今。
但是这样的荷花是薄弱的。
由于很难担保,没有莲子的这种品种,会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被灭绝。

以是这种千瓣 莲花开的并蒂花,不在本文的磋商之内。

古诗八首谈谈齐心与齐心莲莲本齐心花开并蒂

第一:同心和同心莲的最古老用法。

并蒂莲还有一个美词,叫做同心莲。

但是同心莲,最初并非是指的并蒂莲,而是指的荷花。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汉末 ·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其六》

同心,是一个有人类文明后的情绪用语。
是个会意词。
同是会和的意思,这是人类在生存当中的精神直到行为的协作,是差异于动物的聪慧和情绪。
同心,是一样的想法一样的精神活动一样的情绪。

以是同心的用法很广泛,比如汉朝王粲给朋友的诗,就用了”同心离事,乃有逝止“,我和你情绪精神相投,但是离开了,这是人生不得已的去留。
这里的同心,显然是指的友情。

那么这首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也用了同心,但是并不是特指并蒂莲的。

而是荷花本身就具有同根同属的植物特性。

原始荷花,在水泽中成长,在相对封闭的区域里,都是同一母系。
很多荷花都是从同一根茎上长出的。
以是着花近似。
也便是说,荷花是广义的本是同根生。

而荷花还有其余一种美,便是花苞包着莲台,展开时,花瓣均匀伸展,像拥抱莲台一样,向心而开,均匀齐整。

以是荷花便是同心花。
根同,叶近,花同。
在古代比喻家族茂盛,绵延不息。

那么理解荷花这个特性,再来看这首《涉江采芙蓉》实际含义大气深广。

中国古人自从会耕种,从地皮上得到收成,就非常看重家族乡里,重视安稳团圆,就像荷花一样落地生根,在安定的环境里繁衍生息。

然而这统统,随着社会发展和战乱而被冲破。
无论是战国末年还是汉朝末年,都会发生战乱,许多人会被征兵,阔别家乡。
诗经有无数战乱离去的诗,汉朝末年也一样。

到了荷花盛开,采莲的时令,家里短缺帮手,当妻子的自然思念丈夫,而感情深厚的兄弟或者发小,自然思念远在他乡的故人。

以是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解读,一是夫妻之间的爱和顾虑,二是心腹的行踪不定,没有归期。

我去江上采集莲子荷花,这江边多的是熟习的芳草,让我想起了从前我们一起欢畅愉悦的相处。

那最美的荷花,就在手边,我把它折下来,想送给你,才蓦然觉醒,你还在远方,在我不知道的道路上。

我想你一定在迢遥的路上回望故乡,长路漫漫,不能归来。

我和你同心,却不能相守在一起,我担心这无望的顾虑和等待,会是生平。
我想你,而我知道,你也一定在思念我。
我们的余生会在忧伤里各自度过。

这是对爱人,对故人分别的极度悲哀。
从爱情上来讲,一家亲密的人,漫长离去,有友情兄弟情意上来,后代王维有名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都在的日子,没有你。

”芙蓉始怀莲。
何处觅同心。

俱生世尊前。
折杨柳。

捻喷鼻香散名花。
志得长相取。
“魏晋 · 无名氏《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四 四月歌 》

这首很故意思,糅合了中国传统荷花和佛教莲花的审美。

农历四月,荷花刚刚打苞,这里的怀莲,是个双关语,一方面是指的荷花刚刚打苞,含着莲房,另一方面,莲通怜,而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当是个方言,表达的是爱的含义,而怜,显然比爱更有心灵感情的共情,是一种环抱缠绵慈悲的感情和共情,用在爱情上,更有优柔缠绵的力量。

李商隐说,荷叶生时春恨生,农历四月,荷花打苞,也是爱情和情绪萌发相思的日子。

荷花长出来了,我去哪里找到一样的荷花,一样的同心,让人生和心情不再孤寂?

我跪在世尊佛面前,捻着一柱喷鼻香,奉上荷花苞,我欲望,我心中的情郎,和我一样武断,非他不嫁,非我不娶。

以是这里的荷花,就代表同心。
无需并蒂。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南梁 · 萧衍《子夜四季歌十六首 其五 夏歌四首 》

江南又是莲花开的时令,那赤色的莲花光芒照在碧水和绿叶上。

那无数的莲花,颜色相同,莲心相同,就算是不在一根藕上,那心也是一样的呀。

的确,南北朝时期,人们进一步认识荷花,在江南有大面积的人工栽种,断取藕节滋长新的荷花,以便于荷花更茂盛,所获更多。

就算不是一根藕上的荷花,但是那满湖荷花,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光彩,同样的赤色花瓣,簇拥金色的莲蓬,如此附近,如此仿佛,就像我们的心,千篇一律。

那心中有莲,心中有怜,爱意幡然啊。

第二,同心莲,便是并头莲,并蒂莲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荷花人工扩大造就,涌现并蒂莲的几率就多了起来,而由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关于并蒂莲的审美也就彰显出来。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
“ 无名氏青阳度(三曲) 其三

在江南大面积荷塘当中,荷花盛开的六七月,采莲男女穿梭在荷花当中,总可以看到分歧凡响的双头莲花。

哇,居然可以看到并蒂莲花。

对付幸福和思慕幸福的人来讲,这真是锦上添花的事。

要摘数万个莲蓬,与十万朵花中,有一朵双头莲花,无论是男是女,是总是少,这都是自然和彼苍给予的见证的奇迹吧。

这首诗明快而旖旎。

下面一定有并在一起的藕根,上面开了双头莲花。

思慕的恋人,是乐意朝夕共处,平凡的夫妻,所谓爱情,是愿相守。
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乐意看到如此可爱的莲花,犹如自己的子孙辈。

中国民间,讲究成双成对。
好事成双。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不雅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南梁 · 萧统《咏同心莲诗 》

在江南荷花盛开,采集莲蓬的时令。
荷花本就残酷壮不雅观。

如果看到一朵并蒂莲,那更是俏丽吉祥。

同心莲像传说中的连理树,成长在一起,两朵花矗立在紫色的茎干上。

莲花比同根草硕大艳美,双花跬步不离,不像孤独的鸾凤。

用这样的莲花代替萱草,送给忧伤的母亲和妻子,想必她们也会破愁而笑。
由于自然界中有这么吉利美好的花,也预示着生命定会有希望和奇迹。

人是为欲望和希望活在当下,尤其对付女性而言,漫长苦难的生平,是美好给了勇气。

或欲望世事成双,或欲望,心有心腹和爱人。

“思欢久。

不爱独枝莲。

只惜同心藕。
” 隋 · 无名氏《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五》

隋朝的这首民歌,则明确了同心莲的爱情含义。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想了良久。

我不爱那独立在水中傲岸的荷花,由于再美也孤独。

我爱并蒂莲花,大家死活相随,花开并蒂。

人间间的美好,是能触摸到真实的爱。
就像并蒂莲花在一起吧。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喷鼻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 隋 · 杜公瞻 《咏同心芙蓉诗》

这是一首咏并蒂莲的美诗。

并蒂莲开在特立的茎干上,亭亭出水。

茎干是标致挺立的绿色,那是荷叶的绿染上了枝干,而巨大的双荷花,让人惊艳,仿佛所有的红,都集中在花瓣上。

那荷花之美,比歌女艳服的面庞还要娇艳,那风吹荷花,舞衣摇荡,谁看了不动容?

这芙蓉又叫莲花,莲字,本来便是“怜”,荷花本便是爱情之花。

何况这样的并蒂同心荷花,让人不是想到爱情,便是想到人间间统统最美好的情意。

比如除了爱情,还有女子间的闺蜜情,男人间的心腹情。

“采莲江浦觅同心,日暮风生江水深。

莫言花重船应没,自解凌波不畏沈。
”初唐 · 杨师道 《采莲子 》

这首诗极其俏皮诙谐。

我去江上,便是要探求一朵同心并蒂莲,哪怕薄暮了,风起水面,风险重重。

有人说,你不要去采并蒂莲,那并蒂莲,花头大,小心你的船沉了哦。

问的俏皮诙谐,回答得也俏皮。

船沉了怕什么,荷花本就可以浮在水面,我摘到并蒂荷花,就坐着荷花回来。

这是采莲,这是采摘得风起云涌的爱情啊。

荷花本来就有表达同心的含义。

而并蒂荷花,更强化升华了同心之美。

与十万朵荷花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瞥见了并蒂花开。
你是想到的爱人,还是共有青春的闺蜜?还是想到了曾经深入内心的少年心腹?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诗词#

年来处处食西瓜,古诗八首谈谈,中国的西瓜自由

荷叶八首,荷叶衣裳,荷叶包饭,荷叶酒囊,看看荷叶在古代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