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唐朝常建《古兴》

五月石榴花开的时令,时节进入初夏。
春冬的衣裳换去,人体得到伸展和解放。
从古到今,初夏是个美好的时令。
换薄衫,轻行走,是比春天更加舒适可人。
古代的人也未必都是笼罩在宽袍大袖里,说实话,宽袍大袖一贯是作为礼服存在的,而家常的衣服自然贴身而随冷暖。

夏日红妆古诗中的石榴裙10首石榴花映石榴裙

宋明礼教的兴起,是社会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对社会男女进行规范约束,捐躯了险些一半的女性的自由做事人口繁荣的社会,这种遗风,所谓男尊女卑细节到生活的层面,对中国乃至周朝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实际宋朝之前,女子并没有那么多的束缚。

一条石榴裙见证了女性的地位变迁。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去世。
”先秦时期的审美,人便是以自由旷达为主,女性的形体美,当然不会过分的束缚。
无论是山野还是宫廷,康健纤细的腰肢,代表女性自然美,罗敷採桑,大大方方穿着得珠光宝气,“腰若流丸素”,出门扎紧小腰身,遇见停车看她的使君,也非常大方,您请回,我有夫君了哦!

虽然宫廷之中为恩宠而修炼体型,以至于绝食,但我们知道,那些女孩还有一双天足,不过是想在极致的歌舞中脱颖而出。

自汉朝张骞从安息国带回明艳的石榴花,女性身上明红的裙子,就叫做石榴红。

南北朝的墨客何思澄,在《南苑逢美人》诗里写,“媚眼随娇合,丹唇逐笑兮,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南苑常日是皇家庭院,初夏时在园林里遇见了年轻的宫女美人,她们有那么一霎爽朗活泼的清闲,身上系着葡萄嫩绿的腰带,太阳照在火赤色的石榴裙上。

初夏时节的葡萄藤,是嫩绿色的,而石榴裙却是火红的,在太阳明晃晃的照耀下,美女们的表情生动,笑声清脆,没准大步流星或者来回嬉闹。

唐朝国力壮大,富庶开放,是一个明红亮丽的时期。
尚武,尚歌舞,尚诗,尚酒,尚豪情,可以说那是一个相称有动感的岁月。
歌舞代表着太平,数不尽的歌楼酒馆,连犹如的人家迎客送客,饮酒,都会有音乐声,随曲踏歌。
女孩子穿石榴裙舞蹈那是一种常态,这赤色的舞裙,从皇宫但民间,是风靡,是时尚,是刺目耀眼的狂欢与沉醉。

武则天没有做天子之前,是唐世民的小小才女。
十来岁的她也接管了歌舞的培训,再加上她性情执着而烈,她跳的红裙舞,一定柔中有刚,让人炫目。
十几岁的她由于李世民的驾崩作为先皇遗产进入寺庙修行,随身带着的是一条石榴红裙。
有电视剧常常将武则天的出家描写为削发,实际唐朝没这么严谨,武则天不过是安置过去,这是对待旧宫人的老例。

但是她遇见的是深情的太子李治
两个年事仿佛的小儿女在宫廷中就有爱慕的情意,尤其李治,喜好这个分歧凡响的有性情的父亲的妃嫔,更多的是同龄人的知解与同情吧。
他去寺庙看望这位落魄的小美女,楚楚动人的武则天穿上了石榴裙,给他跳了一曲红裙舞。
李治被深深打动,英雄原来便是为了救美而来,何况他早已有心。

“看朱成碧思纷纭,支离干瘪为忆君,不信最近长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武则天留下来的唯一一首写情绪的诗。
这是她多桀的黯淡的幽居时期。
有人说她是为了将来的出息存心领导李治。
但李治也不是傻瓜。
天下的女人他都可以霸占,他爱她,他更打动这个陪伴他发展过的女孩的至心。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那玉轮是假的,那舞裙上的眼泪是真的。
我最美的末了的歌舞因你而跳,是绝望也是至心。

李治天下美人都要,欢迎武则天回宫,贰心里把她做永恒的妻子,面对帝国与天下。

赤色的石榴裙是唐朝歌舞靓丽的风景线。
那个时候棉布尚未大量盛行,赤色的石榴裙是桑蚕丝纺织而成,尤其夏天以轻薄绢纱通透灵动。
虽然这种裙子幅度大,随意马虎起褶皱,但这也正是这种裙子的美,更像天然石榴花。

“红紫更纷纭,只承老使君,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
”白居易《官宅》

白居易是老资格的官僚,做了生平的官,从皇家随处所,在歌舞酒宴上,每每就有石榴裙。

“钿头云篦击节碎,红色罗裙翻酒污。
”这是他在浔阳做的《琵琶行》,浔阳离京都总有千里,舞女们最美的装扮服装依然是石榴裙。
他影象最深的印象,便是狂欢之中酒水弄脏了石榴裙。
这该当是实际生活中一个深刻的印象,至少在三首诗里,都有类似的表达。

当然作为熟习历史典故的他,根本也没有错过武则天的泪下石榴裙,虽然这首诗已经失落传,但是他晚年的朋友刘禹锡写下白居易“忆君泪点石榴裙。

石榴裙歌舞飞扬,代表着唐朝的旷达明快。

“玉镫初回酸枣馆,金钿正舞石榴裙。
忽惊万事随流水,不见双旌逐塞云。
”唐朝韩翃

骑着战马,凯旋而归,那欢迎的歌舞正高潮,石榴裙载歌载舞,这是难以复制的大唐雄风。

”桃花立时石榴裙。
“用战马载着穿着石榴裙的美人一起回家,这不是欧洲,这是唐朝。

“石榴裙染像轻纱,转娉婷”。
俏丽的石榴裙伸睁开来炫目之极,收束起来,却别有娉婷。

这样明艳的裙子用什么来装饰它?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这是南北朝墨客所写。

但是在唐朝,无边的荷叶绿虽然可以衬托荷花,但是这种水绿衬托石榴裙也正好有陪衬之美。

“锦楫海棠舰,罗带石榴裙。
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唐朝郑愔《采莲曲》

裙子是红石榴的,腰带一定要清新水绿,这才是红绿搭配的道理。

在唐朝石榴裙是上至宫廷,下到民间都喜好的颜色和裙子。

到了宋朝,就全凭文人的想象,由于裙子虽然石榴红,但是女孩子的天足被胁迫,那种和石榴裙一样旷达的舞蹈,就只剩下颜色与想象。

但是石榴裙仍旧带给人夏天无尽的美感和遐想。

“轻屉来时不破尘。
石榴花映石榴裙。
有情应得撞腮春。
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
树深莺过静无人。
”宋朝张先《浣溪沙》

歌舞是没有了,但穿着石榴裙徘徊在夏天的石榴花下,虽然不得开释,但也有一种青春逼人的艳和美,只是多少激情亲切被抑制呀。

“小桃花扇,安石榴裙”这是一种静中有动的静美。

“石榴裙束纤腰袅,金莲稳衬弓靴小。
”这是已经不是先秦旷达细腰的审美,这是人工培养的审美。

明清之后,依然有石榴裙,且授予极其吉利的含义,一是新婚的装扮服装,石榴红裙上绣满百子,是祝福人丁茂盛。
穿着石榴裙的女子也不是用来舞蹈的,而是步幅不能大,脚不能露,模糊约约一点赤色的波浪。
虽然石榴裙精加工,依然百褶,展开之后,犹如可以随时舞蹈。
只是脚废了。

其余一种便是没有出阁的女孩子,夏天做裙子,叫做女儿红。
身不能舞,心神往之,疼爱孩子的父母是不吝啬赤色的布给女孩子做夏天的裙子,那至少是心的飞扬。

这便是中国石榴裙的三生三世,从飞扬到内敛。

只在一首明朝的诗里看到了一首鲜活的家常石榴裙。

“石榴裙卷足如霜,折得红,莲满抱喷鼻香。

羞向人前女儿貌,手遮西日看湖湘。
”明朝木知府《采莲词》

这田舍的女儿穿着石榴红裙,露出了霜雪一样白的脚,摘满了赤色的莲花抱在怀里,她才不做娇气的女儿样子,站在湖边,用手挡在额头上,是为了看更远的地方。

这才是最淳厚自然的石榴裙呀!

夏天来了,让我们穿着石榴裙,载歌载舞,致敬最美的心情最好的夏初。
记住要解放你的双脚,让裙子和心情更加清闲飞扬!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