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下面来欣赏一下古人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吧。

立春

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三候蜇始振,三候鱼陡负冰。

立春偶成「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便觉面前买卖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

二十四节气简析及相关诗词建议收藏

雨水

每年的2月19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

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逐一逐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逐一逐一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逐一逐一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逐一逐一

惊蛰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时,蛰虫惊醒,景象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令。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不雅观田家「唐」韦应物(节选)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逐一逐一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
逐一逐一

春分

每年的3月20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险些等长,越冬作物将进春季成长阶段。

春分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踏莎行「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景象。
千花百卉争妖冶。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往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景象晴朗,草木繁茂之意。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落。

谷雨

每年的4月20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成长。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雨,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 ,何似西窗谷雨茶 。

立夏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成长,欣欣向荣。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逐一逐一泥新巢燕闹 ,花尽蜜蜂稀 。
逐一逐一槐柳阴初密 ,帘栊暑尚微 。
逐一逐一日斜汤沐罢 ,闇练试单衣 。
逐一逐一

小满

每年的5月21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以是叫小满。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去世,三候麦秋至。

小满「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逐一逐一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
逐一逐一

芒种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可以收藏种子。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时雨「宋」陆游(节选)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逐一逐一家家麦饭美 ,处处菱歌长 。
逐一逐一

夏至

每年的6月21或22日,日光直照北回归线,涌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名夏至。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从此长。
逐一逐一未极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逐一逐一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逐一逐一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逐一逐一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逐一逐一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逐一逐一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逐一逐一于焉洒烦抱 ,可以对华觞 。
逐一逐一

小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小暑表示季夏时节正式开始,景象开始酷热,但还没到最热,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发展阶段。

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唐」元稹(节选)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逐一逐一竹喧预言家雨 ,山暗已闻雷 。
逐一逐一

大暑

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最热的期间,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留召伯埭「宋」尤袤(节选)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逐一逐一平生山林下 ,散发颇箕踞 。
逐一逐一

立秋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指暑去凉来。
此时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成时令。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

处暑

每年的8月23或24日,处暑即“出暑”,酷热离开的意思。
意味着将进入气候意义的秋日。

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逐一逐一池上秋又来 ,荷花半成子 。
逐一逐一朱颜易销歇 ,白日无穷已 。
逐一逐一人寿不如山 ,年光忽于水 。
逐一逐一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逐一逐一去岁此悲秋 ,今秋复来此 。
逐一逐一

白露

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景象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创造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由于夜晚水汽凝洁在上面,故名白露。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国风·秦风·蒹葭「周」无名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秋分

每年的9月23或24日,此时昼夜韶光均等,景象由热转凉。
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故名秋分。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逐一逐一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逐一逐一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逐一逐一秋分客尚在 ,竹露夕微微 。
逐一逐一

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气温比白露时更低,景象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凄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霜降

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此时景象渐冷,初霜涌现,是秋季的末了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霜月「宋」陆游(节选)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
逐一逐一惊鸦时绕树,吠犬远随人。
逐一逐一出仕谗销骨,归耕病全身。
逐一逐一世间输坏衲 ,切莫劝冠巾 。
逐一逐一

立冬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小雪

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名小雪。
此时万物失落去活气,天地闭塞转入隆冬。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景象上升地气低落,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唐」无可(节选)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逐一逐一乍微全满地 ,渐密更无风 。
逐一逐一

大雪

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景象更加寒冷。

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逐一逐一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
逐一逐一

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主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称“数九、冬节”。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日间最短的一天。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

小寒

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寒夜「宋」杜耒(lei)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平凡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

大寒

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大寒又立春,迎来新一年的节气循环。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仲春中「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逐一逐一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逐一逐一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逐一逐一明朝换新律 ,梅柳待阳春 。
逐一逐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本文完,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