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经典里,比较出名的有张籍的《节妇吟》,朝中炙手可热的官员李师道让他加入藩镇阵营,张籍不愿意却又不敢正面得罪对方,于是写下了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用女子拒爱的办法来谢绝,妙不可言。
另一个则是唐代墨客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他想问考官张籍自己的诗写得怎么样,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便在诗中写了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以女子问丈夫眉毛如何来试探对方,令人叫绝。

而本期为大家先容的宋代才子苏麟就更加高明了。
当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不少文人都得到他的提拔,唯独忘了提拔苏麟。
于是在一次与范仲淹的会面中,苏麟越想越不服气,便当场给范仲淹献了两句诗,全诗共14个字,这也是苏麟存世的唯一一首诗。
范仲淹看完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没多久就提拔了他,而苏麟也由于这两句诗在文坛一诗成名,从此站稳脚根。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断句》

北宋.苏麟

北宋文坛最奥妙的一首残诗只有两句共14字却流传至今家喻户晓

近水楼台先得月,旭日花木易为春。

仔细来读一读这两首诗,可谓是明如口语,无生平僻字。
墨客将楼台和花木比作希望得到升迁之人,靠近水边的楼台没有遮挡,自然最先被月光映照;而朝旭日光成长的花木,则最随意马虎受到阳光的照耀,也就最先长叶着花,迎来自己的春天。
楼台和花木是如此,那世间的人才自然也是这样。
墨客自己任巡检一职,常常不在城内,见到范仲淹的机会自然比旁人少,也就被遗忘了。

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丢脸出墨客的丝丝不服气和小小的委曲,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一首马屁拍到了点子上的诗作。
墨客不露声色地将范仲淹的青睐比作了大家都想得到的那轮月光和阳光,可谓十分高明。
同时楼台是否近水和花木是否旭日,这个并非二者自己能决定的,都是先天的成长环境,这也极好地阐明了自己为何没能升迁,不是自己能力弗成而是有客不雅观缘故原由的。

范仲淹若乐意提拔自己,就表示他读懂了自己的意思;若是不愿提拔自己,完备可以当作没有看懂,而自己也不至于失落了面子。
以是别看全诗只有短短14个字,是夸了对方,又让自己下了台,一点儿也不失落文人的气度,与一样平常的马屁诗比较确实高明了太多。

古诗讲究言简义丰,意思是既要有丰富的内涵又要行文简洁明了,这两句诗便是最好的例子。
这首诗也成了北宋文坛最奥妙的一首残诗,流传至今家喻户晓,被众人广泛利用,比喻干事若是有得天独厚的上风才随意马虎成事。
颇有的意思的是,由于苏麟当时只写了这两句14个字,连名字《断句》也是后人收录时加上去的,于是不少文人希望能将此诗加上两句,成一首完全的诗句,但都苦于找不到得当的诗句。
大家以为怎么加才好呢?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