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佛一天下,一山一寺一菩提,品读七首文雅山寺古诗词,与山水间体味那浓浓的禅意!

1.

一山一寺一菩提七首文雅山寺诗词于山水间品析禅意

《过融上人兰若》——唐·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法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薄暮半不才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山上寺院屋内挂着法衣,窗外没有人影,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沿着山路往回走,消磨了半个薄暮,却溘然听到晚钟声悠悠传来,仿佛与这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了一片。

2.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民气。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通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民气旷神怡。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3.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年夜声语,胆怯天上人。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彷佛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彷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4.

《宿山寺》——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群峰托送着寒气,一座佛寺耸立在山顶。
透过清澈缓流的水,瞥见夜空的点点繁星,云在移动,看起来却是玉轮在走。

高山绝顶之上来人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5.

《鹧鸪天·博山寺作》——宋·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甚至让山寺讨厌。
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生平。

我宁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
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
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6.

《题花山寺壁》——宋·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俏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创造,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主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随意马虎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随意马虎就蔓延成长的。

​7.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天景色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薄暮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散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临近。
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不雅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