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经济条件好,交通也发达,旅游成了常见的事情。
但在古代,除了贩子走南闯北,大概便是墨客喜好去各地浏览,或许是见到了很多幽美的风景,才能引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写出那些唯美故意境的诗句。
李白也是如此,游遍了各地山川美景,他曾多次来到安徽,尤其是皖南地区,描写那里的风景诗歌,占了李白总篇作的一大部分。
安徽历史悠久,风景奇丽,实在除了李白,历史中有很多文人墨客被这个地方风景吸引,像苏轼、陶渊明与陆游等著名墨客,都来过这里。
在安徽各地,秋浦地区是李白钟爱的地方,是现在的贵池跟池州。
秋浦这个地方很美,古木葱茏,还有一条河让当地宛如画境,原名恭浚河,后因"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秋浦"之名。
李白在这个地方创作了《秋浦歌十七首》,来描述这里的人物景物。
秋浦的一处山势陡峭奇特,李白路经此地,也不由地感叹一番,在《秋浦歌其八》,便是描写这一出景象:“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秋浦花草树木种类多,还有奇珍奇兽在嬉闹,可谓是人间世外桃源,第十首中就说到这个:“千千石楠树,切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墨客把情绪寄托在山河中,个中一个缘故原由是自身处境并不快意。
李白也是如此,他开始斗志昂扬,去长安施展抱负,却被现实逼得屡屡退却撤退,仕途不顺的他,在秋浦这个独特而幽美的地方,找到了一丝抚慰。
唐朝除了科举为官之外,官员引荐也是一条为官之路,很多墨客初出茅庐的时候,心气高,但是在科考失落利之后,不得不用第二种方法。
李白在秋浦的时候,除了欣赏景致之外,也广交朋友,希望能得到一些官员的欣赏引荐。
墨客的特长是作诗,李白当时就写了几首诗来夸奖一些官员。
《赠崔秋浦三首》诗中,就这样写道:“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这里便是夸奖当地县令廉明公道,为百姓干事,除了有夸奖县令,还有写诗夸县尉贤良。
《赠秋浦柳少府》这首诗中就这样写:“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而我爱役夫,淹留未忍归。”
实在这种做法,并不是李白一个人,不少仕途不顺的文人,都有类似的操作。
李白不是贤人,他是一个有才的普通人,也会由于世俗向社会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