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诗意气扬(罗),

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冷落异代西畴墓(毛),

铜雀荒伧落夕阳(罗)。

过魏都毛主席诗词鉴赏1918

中文解析:首联中“横槊赋诗”指横着长矛而作诗,展现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豪迈气概。
颔联中“自明本志”指的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仲春曹操下发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这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子的主要文章,毛泽东夸奖其为“好文章”。
颈联和尾联描述了魏都旧址的荒凉景象,不同时期的西边田墓呈现出一片冷落,铜雀台也在荒漠中走向夕阳西下的景象。

创作背景: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与蔡和森等致力于赴法国勤工俭学的事情。
同年8月15日,他与多人离开长沙赶赴北京。
因秋汛火车抵达河南郾城县的漯河车站时,碰上沙河水涨,铁路被冲断,无法连续行进,毛泽东、罗章龙和陈赞周三人乘坐临时车子到了许昌,在那里勾留了两天。
毛泽东对许昌这座三国期间的魏都很感兴趣,他们向当地农人理解了魏都的情形后,便步辇儿前往魏都旧墟凭吊,并作诗游记。

文学代价:这首诗表示了毛泽东对曹操文学才华和政管理想的讴歌,同时通过描述魏都旧址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其用典恰当,对仗工致,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历史代价:反响了毛泽东对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关注与思考,也从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情怀。

诗词韵律(以当代汉语拼音标注大致的韵律):

- 平仄仄平仄平平(罗),仄平仄仄仄平平(毛)。

- 平平仄仄平平仄(毛),平仄平平仄平平(罗)。

英文翻译:

- Crossing Wei Capital (joint verse)

- With lance in hand, poetic inspiration soars (Luo),

- Expressing one's true aspiration, fine writing shows (Mao).

- In different eras, the western fields' tombs lie in decay (Mao),

- The Copper Sparrow Terrace, desolate, in the setting sun's rays (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