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搭箭射柳叶,“百步穿杨”最善射

关于射柳的开端,说法不少于三种,有说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的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也有称射柳最初源于契丹人针对女真人的萨满黑巫术,由于柳是女真先人保护神的象征,射柳便是射去世女真人的开山祖师神……各种说法不一而足,都是说此项运动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但最先记载射柳的可是在《史记·周本纪》中,这是一个春秋时神射手的故事:“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
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旁边不雅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这个神射手名叫养由基,春秋时楚国人。
这个人射箭本领高超到什么程度呢?间隔柳叶一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阁下的围不雅观者有好几千人,都见证了养由基的神射水平。

“百步穿杨”这个针言便是这么来的。
大概有同学会问,百步穿的难道不是杨树叶子吗,怎么说是射柳?大家该当知道,古人称杨树的,每每指的是柳树。
杨树叶子与柳树叶子大小差别太大了,若养由基百步射穿的是杨树的大圆叶子,那就愧对神射的名号了。

金人比射柳,不中脱衣服

前人射箭不射靶而是射柳

当然,骑马射箭这种活动,北方游牧民族更加精通。
无他,骑马射猎,这是他们用饭的本领。
辽宋期间,射柳是辽代贵族的主要敬拜活动,不仅马匹和职员的配给都有明确哀求,而且还有了作为竞赛的基本构造,这便是赏罚。
命中的人有褒奖,射不中的人会相应受罚,不过,惩罚比较轻,比如哀求射不中的人向命中的人敬酒什么的。

辽人的射柳风尚也影响到北宋,不过北宋的射柳活动紧张限于军队当中,紧张是为磨炼军队的战斗力。
但射柳这种有意见意义的活动逐渐在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开来,到金人统治期间,射柳活动已成为端午节的一项习俗了。
射柳刚开始是与敬拜求雨联系在一起,后来便转变为一项纯粹的节日娱乐活动,再也没有宗教活动各类条框的限定。
作为体育娱乐活动,自然是要制订相应的赏罚方法的,金人射柳的赏罚方法很是特殊:凡是射柳射不中的失落败者,必须要脱掉衣服,对此,我们可以大略理解为古代的裸奔惩罚。

射柳活动作为端午节期间的主要节俗活动一贯延续到清代中期,乾隆天子也留下过参加射柳的一些记录。
清朝后期,端午射柳活动迅速衰落。
从清末到民国往后,射柳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 陈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