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谓夫鲁小国而有降服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去世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去世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发难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不雅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缄默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以是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去世,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去世,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去世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及翻译

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长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降服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假如重用吴起,就即是抛弃了卫国。
”鲁君疑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
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攫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炊事,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
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沙场上勇往直前,就去世在仇对手里。
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去世在什么地方。
”魏文侯由于吴起长于用兵打仗,廉明不贪,待人公正,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当西河地区的主座,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去世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
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中途,回过分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宝贝啊!
”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由于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
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
”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赖,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请托给您呢,还是应该请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该当请托给您啊。
”田文说:“这便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缘故原由啊。
”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去世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
吴起怕招来灾害,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良,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
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
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
以往被吴起停滞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
等悼公一去世,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命中了悼王的尸体。
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登基。
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命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去世。
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孙子曰:\公众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去世。
\"大众起与士分劳苦。
又曰:\公众辅周则国必强。
\"大众起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是也。

杨天林点评:我在讲授《孙子兵法与商战韬略》课程时,常常讲到吴起,其带兵之道,让人感叹不已。
孙子曰:高下同欲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