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字字泣血,句句含情,道尽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千百年来,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苏轼的妻子王弗,知书达理,聪慧过人,十六岁时便嫁给了苏轼。
她在生活上给予苏轼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在文学上与苏轼相互切磋,二情面感甚笃。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王弗在二十七岁时便因病去世,留下了苏轼独自承受丧妻之痛。

这首词是苏轼在王弗去世十周年时所作。
当时,苏轼被贬密州,政治上失落意,生活上也历经坎坷。
在这孤独的夜晚,他梦到了故去的妻子,醒来后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动听至深的词作。

千古深情梦里重逢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的开篇,“十年死活两茫茫”,生与去世,别与离,韶光的鸿沟横亘面前,思念却穿越死活,未曾断绝。
“不斟酌,自难忘”,这看似抵牾的表述,实则蕴含着深深的眷恋。
无需刻意去想,那份思念早已融入骨血,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寥寥数字,尽显孤独与悲惨。
千里之外的那座孤坟,阻断了生者与逝者的互换,满腔的愁苦无处倾诉,只能默默承受。
苏轼生平坎坷,历经风雨,而此时,他最思念的人却已长眠地下,这种孤独与无奈,怎不让人黯然神伤?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岁月无情,光阴在苏轼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印记。
他想象着,即便与亡妻相逢,她恐怕也认不出自己了。
这句词中,有对光阴匆匆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词的下阕,“夜来幽梦忽回籍”,笔锋一转,苏轼进入了梦境。
在梦中,他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妻子正在窗前装扮的熟习场景。
这温馨的画面,让人感想熏染到了他对往昔美好光阴的深深眷恋。
然而,好梦易醒,当他与妻子四目相对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千言万语化作了无声的泪水,流淌在彼此的心中。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结尾处,苏轼再次回到现实,那明月照耀下的短松冈,便是他每年肝肠寸断之地。
这里的明月和短松冈,不仅是实景的描写,更是他对亡妻思念的寄托,那清冷的月光,寂静的山冈,陪衬出二心坎的孤独与悲惨。

从教诲的视角看这首词,我们能从中得到几个启迪。
其一,珍惜当下,莫等失落去才追悔。
生命薄弱,光阴易逝,我们应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段感情,存心去经营和守护。
其二,学习苏轼的深情与执着。
在这个暴躁的社会,我们须要保持内心的深情与执着,对待感情诚挚而武断。
其三,感想熏染文学的力量。
苏轼用简洁而富有传染力的措辞,将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动听至深。
它以朴拙的情绪、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凄美与无奈,也让我们在文学的天下里,找到了共鸣与抚慰。
这首词,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