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丁宁女士“有斜阳处有春愁”,“有高楼处有登临”,喜好登高远眺,是古今之人皆爱之事。
远眺之后,一样平常难免有所抒发,眼底景致、心里情衷、胸中块垒,为诗、为词、为文,但当以诗为最多。
下面选出几首,是我认为最好的登楼诗。

一、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十五首最好的登楼诗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该诗的“序”堪称千古雄文,甚至作为主文的诗却寂寂无名,实为一大奇。

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果没有这首诗,有几人能知“鹳雀楼”?

三、 黄鹤楼

[唐] 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黄鹤楼的诗文很多,但以本首为最著名,能让“谪神仙”惊叹停笔,不愧古今第一。

四、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宣城、谢朓楼,古诗文中很多写照,也不知道有甚分外?大约是由于谢朓这个人吧。

五、 登 楼

[唐]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役夫,执着之人。

六、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到了大荒之地,除了不随意马虎收到朋侪的来信,彷佛也不是那么让人发愁抱怨的——虽有“茫茫”愁思,却无哀怨之声,柳刺史毕竟是成熟的政治家。

七、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名句,但究竟是墨客一时的艺术灵感,还是长期思虑的政治感触?不得而知。

八、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清高自傲如李义山者,都可用这首诗为座右铭。

九、 江楼有感

[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风景依旧,人却不在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大抵便是这种感情吧。

十、 秋晚登城北门

[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 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 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 出生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 梦魂犹绕古梁州。

陆游和杜甫在执着上绝对无人能及,一为收复故土,一为致君尧舜,可敬可佩!

十一、 滕王阁诗二首(选一)

[元]虞集

危楼百尺倚栏杆,满目江山不厌看。

空翠远凝江树小,落霞飞送羽觞宽。

千年剑气贯长虹,半夜天喷鼻香下广寒。

我欲乘鸾朝帝阙,五云深处是长安。

“落霞飞送羽觞宽”,在异族治下做官,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江山依旧在,帝阙是长安。

十二、 登泰州城楼

[清]蒋春霖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遝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乌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暮愁”是什么“愁”,墨客也不说。

十三、 登何氏楼

[清] 姚莹

耸身缥缈立飞楼,万里浮云作壮游。

白日有灵应照我,青山抵去世不埋忧。

百年竞逐原头鹿,终古浮沈水上鸥。

北望更须凌绝顶,黄河如带是中州。

得失落其鹿,不过如水上浮沉的鸥鸟…诗到了清,觉得写了些什么,又觉得什么都没写,除了句子的修辞。

十四、 秋日重过豁蒙楼

[民国]汪精卫

栏楯参差带暮烟,寺楼重过已经年。

茫茫虎踞龙蟠地,黯黯鸿来燕去天。

怀古伤今空有泪,绝人逃世苦无缘。

未黄木叶萧疏甚,好把秋声处处传。

豁蒙楼,据百度,是南京市鸡鸣寺内,张之洞为了纪念其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建筑的一座楼。
今已不存。

汪精卫于古诗词,绝对是高手,连陈寅恪都用“阜昌天子颇能诗”来指代和夸奖他,“空有泪,苦无缘”,末了终于做了汉奸,实为可悲。

十五、 将赴岳阳先登黄鹤楼

[当代]杨启宇

龟蛇无语锁长桥,鄂渚春生水一篙。

尚想佳人留玉佩,依然烟树拥晴皋。

胸中块磊供杯酌,眼底山川付浪淘。

嫡冲波洞庭去,岳阳楼上听吹箫。

杨师长西席四川人,当代古诗词创作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鹤楼诗词太多,写出新意不随意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