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仲春东风似剪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仲春的新柳在东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活气和墨客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墨客别出心裁地将“仲春东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东风变成了详细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一问一答,跳脱有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的墨客、书法家。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后任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天宝三载(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请度羽士回籍,求为“真人”。唐玄宗答应了他的要求,赐鉴湖一曲以供其养老。不久病逝,享年八十六岁。
贺知章少时即以诗文有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转太常少卿。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另一种说法认为,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当时贺知章奉诏由洛阳回长安,准备做告退归里的准备,大概他此时的心情与当年离开长安时大不相同,或许是由于做了太子来宾,享受了生平的荣华富贵,或许他已识破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情面冷暖,这次再返长安,他一定会有许多感慨,许多回顾。
总之,墨客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和昂扬的斗志,反而多了许多晚年的伤感和人生感悟。在这种背景下,墨客写了这首《咏柳》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咏柳》一诗描写了春日新柳的娇柔之姿和勃勃活气,表达了墨客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代价,也为我们供应了一个欣赏自然之美、感悟生命之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