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喷鼻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宸濠翠妃《咏梅花》
初衣解诗:一个朝代的坍塌,是连所有的历史点火在末世的劫火里。历史的大纲,有着持重的大事记,却淹没了真实的生活。
《浮生六记》原来是一本明朝的私人条记,它的创造何其的有时,是道光年间的一个人,在苏州冷滩上,看到的这本书。这本书给人最大的震撼,原来明朝人和我们相距不远,一样的喜怒哀乐,如在面前。原来真实是这样的真实。
那么在清朝有一本《坚瓠已集》,同样作者的平生不详,却也记录了大量明朝的一些传说和小细节。个中就写到了明宁王王朱宸濠有这样的一位妃子翠妃,写下了这样一首《梅花诗》
“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喷鼻香。”这是说的冬天的闺阁,想必表面奇冷,而室内有炭火却很暖和。靠近窗户,靠着纸糊的天光刺绣,又没准床和大榻也靠近窗户。
这位女子,用绣针挑破了窗户上的明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人说表面梅花开了,但手上有针线的女子未便利去看梅花,一种是室内太暖和,以为气闷,又怕打开了窗户,着了寒气,于是顺手用针刺破一个小口,还有一种可能,是写的拘束在室内的女孩子,有大人在身边,却又耐不住寂寞,做点小动作,将窗户纸刺开。
于是一缕幽幽的梅花喷鼻香,就伴随着一线冷风进来,而我们所知道梅花喷鼻香是有一种特殊的寒喷鼻香,沁人心脾爽人精神。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既然使女扑鼻,忍不住用眼睛,往户外去看一看。表面或者大雪已晴,又或者是早春时节,那目力所及,是窗户底下的一点点视线,瞥见了小蚂蚁,拖着落梅的花瓣,走在太阳底下。
这实在是一种以儿童的眼力,通过不大的纸窗户,去不雅观察外界。清新俏皮。让我仿佛以为是甄嬛传的淳儿,正摇摆在甄嬛阁下不愿意刺绣,却愉快的不雅观察蚂蚁上墙,并且还有模有样地比划着。
而且蚂蚁上东墙,肯定太阳照在了东墙上,这已经是下午或者薄暮。这是谁家的女小孩子在屋子里面禁得慌,手上是忙着大人的女红,心下却是孩子气的想出去溜达。
我看到这首诗想到翠妃一定是和淳儿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虽然是被作为朱宁王的妃子,可是那家常小孩子贪玩的天性一点都没改。
在这个《坚瓠已集》里,描写的翠妃,是住在绿英宫,穿绿衣裳,宫殿被涂成绿色,这个可能是有夸年夜的。但话说,外人想象的林黛玉,如何不是住得神仙一样?但这首诗里,“纸糊窗”,也显示出了极其家常女子的风味,这样的天真烂漫,除了淳儿,就只有红楼梦里的湘云可以比。
这倒让我非常的想知道作为翠妃的结局。但这本书里说她,朱宸濠由于谋反,这个翠妃被一个知县抢去。虽然并不可信,但是,翠妃是南昌本地人,这个知县也该当是相距不远,家乡本地人,想必结局不会太差。
那么就说一说史籍上的朱宸濠,这史籍上对他是一抹黑,反正便是他想当天子,由于金銮宝座上坐的,可是那一个不着调的正德。兄弟之间随意马虎谋反,由于位高权重者每每才干弗成,这个在明朝尤烈,人比人气去世人。
终极宁王的叛乱,遭到了弹压和失落败。但是这一位朱宸濠,不但这位翠妃,玲珑才华,他的正王妃是理学家楼亮之女娄素珍,苦劝丈夫不要谋反,却在丈夫被擒时,跳进赣江。而这位夫人极有才华,劝夫诗上是这样说的“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这是古代的公无渡河渡河而去世的翻版。
那么朱宸濠是若何的一个人?的确让人想象。
让我回到这一首俏皮的小诗,那个十几岁的小才女翠妃,在历史的夹缝中,曾经露出了她天真调皮的笑颜,虽然只一瞬,却分外的家常清新小动人。
”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喷鼻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