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文体的紧张特色是唐颂与韵联以及三字句、诗、词、联的混搭,混搭的随意率性,是唐庆中特有的风采,用此文体处理《将进酒》,更彰显饮者的纵情洒脱和为所欲为,再贴切不过。
也便是说在唐颂的律构中是否混搭有独立的韵联存在?如有,那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唐庆文体了。
而韵联与常见的对联、律联(律诗里的对联)是不一样的,格律上可以说是“格同律不同”。
韵联的格式大致与传统的对联或者律联差不多,不同的是在韵律上,传统的对联,一样平常情形下,韵脚“仄起平收”,上联不须要入韵,而韵联则哀求出句一定要入韵,高下联韵脚相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我们大多数诵读李白《将进酒》时把这个特点忽略掉了,也使得原诗(呵呵,该当叫原庆)的韵律美逊色不少!

下面,我试着就太白《将进酒》的韵脚处理逐句探释之,大概属一家孤闻寡陋偏颇之言,请不雅观者勿笑勿怪:

君不见,

太白将进酒韵脚之我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有拗就的韵联,“回”叶徘徊的“徊”。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换韵,这是词格两联四句的唐颂搭配形式,“雪”、“月”同押入声十八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换韵,这也是词格两联四句的唐颂搭配形式,“杯”叶“白”,“浮一大白”之意。
杯、白互通,延续当代也有之,现在山东兖州一带方言“白菜”的发音也是“杯菜”。

岑役夫,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敷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换韵,“生、停、听、醒、名”同押词格的平声十一部。
值得把稳的是,“醒”字当代人绝大多数都念成了上声,此处《康熙字典》醒:《正韻》先靑切,音星。
《說文》醉解也(也便是与醉干系的酒醒特意注明要发此音)。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
以是此处叶“星”。
醒字平声的发音,当代汉语中给丧失落了,以至于觉得太白这里失落韵了,实际上却是我们自己的缺点。
山东方言中,“醒”还一贯发“星”音。
实际上以“星”字衍生的腥、猩、惺、睲(《集韻》桑經切)、煋、瑆、瑆、鯹、䗌、䃏、篂等发音都是阴平,“醒”也不应例外,紧张的发音也应是阴平。

陈王当年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作甚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换韵,这应是押仄韵且首句入韵的七绝,“乐、谑、酌”同押词格的入声十六部。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换韵,“裘、愁”同押词格的平声十二部。
这是两副仄起平收的对联,对仗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