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甜美愉悦之时,顺风又顺水,处于人生的高潮之时,每一个人自然都是春风得意;而尝遍了人生的心伤,处于困境和低谷时,人生难免有失落落感、失落败感和沉沦腐化的觉得。

以是人们常说:“人生不快意之事十之八九。
”那么在困境和低谷时,又怎么样走出困境,走出低谷呢?本文特意在浩瀚的诗海中,采撷最普通易懂、最能让人悟出人闹事理的十首诗分享与大家,希望对每一个处于低谷的人都有所帮助。

第一首《种桃杏》【唐】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写于人生低谷的10首诗充满了人生大年夜聪慧读了如同拨云见日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人生难免有流落之时,可能有时候你会身处天涯,可能有时候你会流落海角,不过,只要内心宁静,泰然处之,随遇而安,那么,所在之地也可以当作家乡。

故乡渺渺,归途漫漫,谁还能唱出家乡的小曲儿?年事渐高,且韶光久远,使得我都快要忘却京城的繁华与热闹了。

人生最主要的是要想得开,以是来到忠州,我过得恬淡闲适,我打算以三年为期,三年后看看本日种下的桃李杏树,是否会有花开结果的那一天。

白居易被贬异域之时,面对当时的孤独和悲惨,面对独处他乡的落寞和无助,他却迅速调度过来,泰然处之,并种花种树,还写下了这首恬淡闲适的诗。

第二首《对酒五首·其二》【唐】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贫随富且欢快,不开口笑是痴人。

人活一世,纵使天宽地阔,也不过是如在那小小的蜗牛角上一样平常,所能生活的空间是那样的狭小,那样的有限。
以是世间万物,还有什么好相争的呢?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与永恒的宇宙比较,不过如石头撞击时所碰撞出来的一点儿火光那么短暂,以是人活一世,不知不觉中也就过去了。

既然如此,那丰富多彩的人生,应是不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该当常怀一颗敢于欢快的心,而不必去事事过于琐屑较量,应该放开肚量胸襟,容纳天地万物,保持心情愉快,才是人间间最从容的处世之道,而那不睬解愉快的人,才是不明白世事的人。

第三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东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行走在沙湖道上,不想却溘然下起了大雨,遮雨的雨伞雨具皆被先行的仆人带着走了,在路上一起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只有我淡然溜达雨中。
不多久天又放晴了,于是有感而发,作下了这首词。

何必在意那穿林打叶的大雨声,由于在意也避免不了,倒不如放开歌喉,高歌而行。
看开了,即便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只要心中得意,那也是轻便得意,赛过骑着那快如微风的快马。
以是,人生再怎么处于困境之中,又有什么恐怖的呢?一身蓑衣,听凭风吹雨打,我还是逍遥清闲地度过生平。

东风料峭,微微的寒冷使我在醉意中醒来,不过,天雨初晴,山头斜阳相照,也觉得暖暖的。
回过分去,看看那走过的降下风风雨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管它是风雨交加,还是白日放晴。

苏轼文学上大放异彩,政治上却是失落意不断,被一贬再贬,末了直接被贬到了蛮荒的海南,但是他依然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写下了这首看得很开的著名的词作。

第四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熏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由于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使女。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常倾慕人间间那如金雕玉琢一样平常俊秀的美男子,就连那上天也仿佛在故意垂怜于他,赠予聪明贤惠的俏佳人与之为伴。
这样的俏佳人,从人们口说出来的都是:“歌声从她圣洁的口中流出,就变得悦耳动听,使人听了觉得如微风突起,正似白雪飘飞,即便是在那炎暑之地,听了也觉得变成了清凉之乡。

她自远而归,你不但觉得不到她的怠倦和艰巨,反而以为她更加地精力焕发,更加地青春年少,她微笑的芳唇一开,你仿佛觉得到她那笑颜中彷佛带着那岭南梅花的暗香。
我试探着问她道:“岭南的风土该当不是很好吧?”她却坦然笑道:“只要心能安定的地方,哪里都是我的故乡。

苏轼这首词想象无穷,态度积极,读了使人振奋,这也使得处于烦闷和失落意时的苏轼,心态逐渐转向了从容与淡定,特殊是末了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透露了词人参悟后的豁达。

第五首《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喷鼻香。

月白风清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环顾四周,山色与水光相接,一片通明与和谐,一片宁静与安谧,登高望远,凭栏远眺,十里菱花伴荷花,随着轻轻而起的习习凉风,那花喷鼻香扑鼻而来。

清风与明月,无人去管理和答理,月光随着清风,清风伴着明月,殷勤地为南楼送来了飒飒微风,半夜清凉,让人快意无限。

黄庭坚生平坎坷无数,屡遭中伤,曾贬蜀中六年,才召回数月,又罢官武昌。
看月白风清,无拘无束,而想想自己动辄遭罪,于是“月白风清无人管”就成了墨客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第六首《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干系。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在炊烟袅袅,夕阳晚照的地方,是我居住的乡间,这里阔别鼓噪,隔断尘凡,世事与这里丝毫不干系。
居住在这里喝完了玉瀣就闲步于山中竹林,看罢《黄庭》就卧看山中景致。

居住在这样逍遥清闲的地方,贪的是无拘无束的放肆,唾弃的是世俗的生活,与其被世俗所缚,倒不如在这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畅享人间快乐,由于上天造就物万物原来就别有心肠,就像我一样,英雄的志向,原来是收复故土,统一国家,然而现在却垂垂老矣,没有多大浸染,我也只得看开人生,像平常人一样。

1166年,42岁的陆游由于被人弹劾,罪名是“交卸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随即就被免去了隆兴通判的官职,随后墨客隐居到了镜湖三山,在这里,陆游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第七首《杂感》【宋】陆游

天涯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

人生清闲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天边的云彩,一下子伸睁开来铺满天涯,一下子又卷成一团团的,如棉花一样平常。
庭院中的风逐着柳絮,柳絮随着风儿,如嬉戏一样平常飘来又飘去。

清闲的人生,该当是有如云卷云舒,有如柳絮随风,随遇而安,来去自若,从容淡定,逍遥生平。
这样的话,还有什么事能阻碍一个人常常开口微笑呢?

第八首《大笑菊》【宋】史铸

晚节敷华性非常,黄冠白羽道家妆。

料应看破兴废事,独对秋风笑一场。

晚秋时节,菊露芳华,喷鼻香味独特,沁人心脾,自是与春天的百花大不一样。
这样的菊花,形状如那身穿黄冠道袍,手执白羽佛尘的道家人一样。

这样分歧凡响的菊花,料想她一定是看破了人间间茂盛繁荣与老去枯萎的规律和道理,以是在百花全无的秋日,她独自绽放,笑傲秋风,听凭风吹霜打,我自从容不迫。

秋日里,百花在秋风秋雨的打击之下都已谢尽,唯有菊花傲然特立在秋风之中,开口大笑,表现出了一种在困境之中加倍笑傲独立的精神。

第九首《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纵情于天地之间,掌管山水的郎官,上天赐予了我天生的放荡不羁,但却也曾多次批复让我掌管人间的风雨,我也多次有过上奏留住天边彩云、借走天上玉轮的经历。

无奈我自由清闲惯了,我甘心放飞自己,闲来写诗万首,写尽我所有的兴致,也可随意而为,饮酒千杯不醉。
而那王侯将相,我几时会把它放在眼里?便是请我去华美的天宫做高官,我也

此词虽不是写于词人的人生低谷之时,但是它却是写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低谷之时都该当要有的心态,表达了词人对官场权柄的唾弃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第十首《杂著》【元】元好问

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百年蚁穴蜂衙里,笑煞昆仑顶上人。

世事风云变幻,变革无穷,想想繁荣的东周,昨日还在君临天下,分封四海,掌管天下,哪知今日就变成了秦朝的天下,然而秦朝也好景不长,众人的一把火,秦朝的咸阳也好,东周的洛阳也罢,都变成了一片焦土。

人生不过百年,百年往后,都变成了蚁穴蜂巢的枯骨一具,想想那些争权夺利的王公贵胄,活着的时候追名逐利,终日奔波,尔虞我诈,你争我抢,终极又得到什么呢?真的是笑煞昆仑顶上参透世事,修炼得道的神仙。

在人生的低谷时,若能像元好问的这首诗一样,识破人间间的名利场,识破百年往后的人生,过得恬淡自若,活得得意其乐,那也不失落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语

亲爱的友友们,读了这十首后你有何感想呢?体验了古人在困境之中时的人生感悟,你是否也有自己的感悟?你是否也找到了人生失落意时的出口?

实在,人生的风雨难免,人生的困境与低谷难免,那何不看开一点呢?像苏轼一样,管他什么风雨人生路,都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人生之路才会“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说是吗?

(图片来源网络,欠妥请奉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