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王安石(1021-1086),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缘:由于。

内容主旨

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墨客高瞻远瞩,对出息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困难立志改造的政管理想。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七年级 下册

译文

在飞来峰上有一座高千尺的宝塔,听说在鸡叫时能见到朝阳东升。
不怕天空中的浮云隐瞒住我的视线,只由于我身在最高层。

赏析

1.前两句:

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不雅观的东方日出,墨客借神话传说侧面陪衬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霸占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利用夸年夜的修辞手腕表现塔高。

2.后两句:

借景抒怀,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挡,不被面前的困难吓倒,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利用比喻的修辞,道出诗人为实现政管理想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