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在古典诗词当中。
我们品味的最多的诗词,都带有淡淡的哀愁。
或为表达离愁别恨,或为表达相思之苦,或为表达伤春悲秋,或为表达对故乡最真切的思念,或为表达怀才不遇的苦涩,又或为表达生离去世别的伤悲。

​这些概括了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当中最常见的内容形式。
而个中所表露的情绪大多数都是悲哀的。
而这种悲哀常日和外在的时令变换、景象发生关联,最常见的莫过于伤春悲秋。
古人为什么会伤春悲秋呢?在这样一首诗词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最为贴切的答案。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这首词便是王国维《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最引人瞩目的该当是末了两句14个字。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大家看本日在枝头上的花朵早已经不是去年的那一朵儿了。

这一句非常大略,但包含了墨客心中惆怅的愁绪。
在14个字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词人的伤悲,我们看到的是花朵的凋落,我们看到的是光阴流逝,我们看到的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诗句)。

这是前人伤春最好的回答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这是王国维追忆少年光阴,感慨光阴流逝所写出的一首诗词,伤春是这首诗词最明显的特点和内容特色。
诗词一开始就把落花引入到内容之中,“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暮春时节,今年盛花期已经逐步的就要过去了,等到明年的时候这些花朵依然会开放,该当会更加的好看,姹紫嫣红。

​从这样一个论断开始,自然而然的就引出来后面的感慨。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从现实当中看到的花朵凋落,光阴流逝,转而引申到自己的身身上:前来看花的究竟都是少年人,但是很遗憾,少年光阴过得太快了。
等到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少年光阴他已经远去而不再重来。

​诗词到这里,伤春的感情已经笼罩,诗词的主题也已经显现。
下片一开始便是消解这种苦闷的办法,和古人并无二致。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告诫大家不要讨厌羽觞容量之大,如果醉了就不如在花阴下安歇。
醉卧花丛中,那是多么俏丽的场景啊,也可以让自己免受看到这些落花之后所涌出来的伤悲。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让我们想起哲学家所说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个中还有不少的哲理韵味。
也正是由于今年树上的那朵花,不是去年树上的那一朵,以是还不如饮酒及时行乐,哪怕是醉倒在花丛之中,又能如何?

毕竟现在所处的光阴,已经是人生中最年轻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