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西施的地位也是很尴尬的。
虽然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列,但是西施、貂蝉、杨贵妃等人的名声都不怎么好,都可以说是祸国殃民的范例。
勾践送美人西施给吴王,终极导致勾践复国;王允利用貂蝉施展美人计,让吕布和董卓反目成仇;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过于缠绵,荒废朝政,以至于引来杀身之祸。

不过,对付历史优势行的这一理论,向来都有不同的态度和意见。
比如唐代墨客的这首五绝古诗,只用了20个字,就为西施鸣不平,驳斥了红颜祸水论。
且看: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对红颜祸水说不的唐诗名句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西施滩》,作者是唐代墨客崔道融。
这个墨客在历史上的名气不算很大,但是他的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义却很有代表性。

开篇就光鲜的亮出了自己的不雅观点:“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吴国之以是被勾践吞灭,很大一部分任务该当由吴国太宰嚭来承担,毕竟是由于他接管了勾践的贿赂,放走了勾践。
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太宰嚭并没有受到很多的批评,反倒是西施深陷恶名。

这两句组成了一个比拟句式,将太宰嚭和西施两人直接比拟,进而表明作者的不雅观点。
吴国的亡国绝非是由于美人,而是由于太宰嚭放虎归山!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后两句是延续前两句的表达来说的,连续阐明“西施陷恶名”。
看当年西施浣纱之地的流水,还在长流不息,发出的声音彷佛都在为西施打抱不平!

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普遍很低,而且几次再三被贬低。
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朝堂之上,却总也少不了女性的影响力。
古有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有专宠一人而导致亡国的案例,却也有慈禧垂帘听政的历史,个中各类,值得本日的我们思考。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