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的天下,文人也自有排解的办法,心情不好时,写些愁苦至极的词,自我欣赏一番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无人认领的《蝶恋花》,此词究竟是出自宋朝墨客李冠,还是南唐李煜尚无法确定,但确实一首绝美之作。全词无一愁字却句句是愁,堪称词作版“人间不值得“,末了7个字更是神来之笔,让我们来品一品:
《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喷鼻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这是一首伤感怀人的抒怀小词,写的是词人夜色中溜达时所见之景,所遇之事。词的大意是:夜色中,我信步于亭台边,清明刚过,便以为春天将逝了,心中不免伤怀起来。几点小雨随风飘落,暗云笼罩,月色也朦胧了许多。桃花和杏花的喷鼻香味在夜色中依稀传来,远处传来女子轻声笑语,是谁家的姑娘在园内打着秋秋?可怜我一寸思念,万般愁绪,却在这广阔的人间无处安顿。
词的上片可谓字字是愁。韶光是清明后,地点是亭台边,感情是伤春暮,风中是小雨绵绵,头上是暗云遮月。“数点雨声“是听觉,”朦胧淡月“是视觉,词人似信手拈来,却行文自有章法,一看便是大家之笔。
词的下片由景及情,自然过渡。桃杏的芳香引出打秋千的女子,但闻其声不见其人,由于词人和佳人间隔着一堵院墙。后来苏轼将此句化用,写成了神作《蝶恋花·春景》。在词中东坡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算是对这首《蝶恋花·春暮》中一片痴情的调侃和抚慰了。只是苏轼的豁达,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末了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一寸相思千万绪“词人用两个数量词,将这份相思放大,”一寸“对”千万“是相思入骨。但天地这么大,却没人能容得他相思之处,而他的愁绪也终无处排解,这个时候只能送苏轼词中的”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给他了。
这首词写景时清新动人,写情时情真意切,合在一起更是情景交融的佳作,特殊是末了一句更是出神入化,令人动容。从词风来看,个人更倾向于是后主李煜之作,大家认为呢?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