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在1961年到家乡湖南做社会调查,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好友赠予他一首诗,读后心有所感,三湘大地的美景新貌,引发了他的诗兴,一首《答朋侪》横空出世。
在这首诗里,他爱称湖南为“芙蓉国”。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彤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赞赏家乡的诗毛主席最喜好这4句写的太美一路来不雅赏吧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嶷山上白云飘飘,娥皇女英乘风来到,一枝斑竹不知是多少泪水染成,天空彤霞朵朵像仙女穿着色彩斑斓的云裳。
俏丽的洞庭湖涌起如雪的波涛,橘子洲有人吟咏着震天动地的诗篇。
这壮丽山河,这动人诗篇,是如此地令人神往,俏丽的湖南大地沐浴残酷的阳光里!

实在是太美了,我都想去芙蓉国里生活了。

古人赞颂三湘大地的诗词很多,毛主席最喜好的有四句。
他在给好友周世钊的信里这样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落’,‘西南云气来衡岳,昼夜江声下洞庭’。
同道,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确实很“妙哉”,看到主席这样写,我真的很动心。
那么这四句诗来自谁的手笔呢?分别来自两首诗里。
前两句出自五代谭用之的《秋宿湘江遇雨》。
全诗如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落。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浪涛滚滚的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唉,只能在这里夜宿了。
深夜的江边,我如刘锟一样长啸舞剑。
湘江两岸,木芙蓉铺天盖地花箤如火,在秋风中犹如五彩云霞。
原野辽阔,薜荔丛生,,碧绿的藤蔓,在秋雨的洗濯中,加倍苍翠,摇荡多姿。

后面的诗句不必再去翻译了,就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壮怀激烈,正是毛主席最喜好的,他的诗词不都是这样的吗?在毛主席的诗词中,从来都找不到“悲观失落望”,遭遇再大的困难,再恶劣的环境,都是昂然向上,热烈旷达!

主席喜好的其余两句诗,出自清代黄道让的《重登岳麓山》,就看这题目,就知道主席为何会喜好了。
岳麓山,可是主席青年时期常常游览之处。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

西南云气来衡岳,昼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

读书老友今何在,古木秋深爱晚亭。

风,吹过无数的山峰,吹走了雨,吹来了晴日。
登高一览,心是如此的闲适。
云气从西南而来,湘江昼夜不息,开洞庭之象。
我的头发近年白了许多,但那壮丽的青山跟往昔一样青翠。
老同学们现在哪里呢?在古木森森的林子里,才感想熏染到秋色实在很美。

主席为何喜好这样的诗,赞颂湖南之美是一个缘故原由,还由于这首诗相符当时主席的心境。

由于主席喜好这两首诗,我也爱上这两首诗了。
读书时,曾经背诵过第一首,但这第二首并不知晓,看到主席的信,查阅了资料,才知道清人写了这么好的一首诗,真是幸运!

朋友们对毛主席的这首《答朋侪》和他喜好的这4句诗有何见地?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