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中,有一种美叫“静美”——寂寥春山、松风明月、幽篁光影、闲云流水、冷泉落花、落日虚窗、荷喷鼻香竹露……

墨客们在自然界中静独坐、徜徉、遐思、神游,把大自然的幽远、宁静、空灵、凄清和他们内心的宁静和舒适化成一首首幽美的诗,带给直击民气的美感,让我们体会到静美之美。

0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北朝·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古诗中的静美之美美得无以复加 在古诗词中

残霞铺展,如炫丽彩锦,江水澄静,沉着如练。

02山际见来烟,竹中窥日落。

——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阵阵岚气云烟环抱,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03.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隐居之处,青牛在花间静眠、白鹤在松下起舞,那么清幽,那么安谧,那么静美。

04.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来无事,夜色如水,明月当空,悄悄地欣赏隐朋友弹琴。

05.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自然脱俗,清新逼人,和谐天成,妙不可言。

0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月下独坐,弹琴长啸,清闲写意,宁静淡泊、清幽宁静、高雅绝俗。

0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鹿柴》

鹿柴的春山之夜,桂花飘落无声,夜里的春山格外空灵,明月冉冉升起,惊动了鸟儿,惊叫声在山涧中回荡,显得更加安谧。

0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唐·王维《过喷鼻香积寺》

泉水击山石,声如呜咽,日光照翠松,色调清冷。

09.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松林月光,夜凉如水,晚风清泉,清脆悦耳,分外清晰。

10.荷风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微风掠过荷花,送来暗香,露珠暗滴竹叶,发出清响。
美到骨子里去了!

1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苍苍山林,野寺模糊,钟声幽远。
上人戴着笠帽,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1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喷鼻香。

——唐·刘昚虚《阙题》

落花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13.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空山松子,幽人无眠,言简意长,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1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雨连绵,霜尚未降,雨打枯荷适更衬托出秋日的寂静。

15.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东风和煦,鸟声碎碎,丽日高照,花影重重,春天的午后如此寂静。

1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寒夜里,一盏暗淡的小灯映照着蒙蒙小雨,竹林深处,飘浮起一片片烟云。

17.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林深处,虫声唧唧,清凉宜人,却没有风儿吹来。

18.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喷鼻香。

——金·王庭筠《绝句》

赏析:竹影和我的诗一样清瘦,梅花的喷鼻香气伴着我入梦。

19.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

山居生活有什么事呢?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清闲。

20.落日曙窗虚,幽人好静居。

——明·王慎中《斋居束刘北部叔正》

落日映照窗棂,显得虚无,安谧的环境能让我们阔别鼓噪,体验到内心的沉着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