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才子解缙,在跌倒后,就曾写下一首随处颂扬的打油诗,个中一句成了现在的盛行语。
《春雨》·解缙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大词人晏殊是个有名的神童,5岁便能吟诗作赋,14岁便高中进士。
但很少有人知道,明朝的解缙也是个不输于晏殊的神童。
他7七岁便能诗善文,至今坊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趣事典故。
传说有一次,告退归里的李尚书听闻解缙的声名,不信他真的有如此大才,便设下宴席,表面是接待他,实际上却是故意刁难他。
他去赴宴,刚想入门就被李府的管家拦住了,原来大家看他小小年纪,不欲令他走大门,让他从小门入就好。
解缙年纪虽小,心志却非比平凡,自是不肯。
拦门的小厮按照主人的嘱咐道:“小子无才嫌地狭”。
解缙立即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一旁偷偷不雅观望的李尚书见他小小年纪便如此机警,便赶紧让人放他进来,奉为座上宾。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从此事也可以看出解缙的“神童之名”。
他在18岁那年参加乡试,一举夺魁,成理解元。
第二年又进士及第,名列第七。
为何不是第一呢?传说是由于他的文章太过尖锐,主考官怕招惹是非,便故意打压他,这才排到了第七名。
在那场科考中,他的哥哥解纶、妹夫黄金华也同榜进士,“一门三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春雨》。
诗歌的意思很大略,便是说春雨宝贵得就像油一样,一场雨过后,街上满是流油。
解学士因此滑倒本没什么,你们这群人倒像牛一样笑的那般欢畅。
这首诗有两个地方值得玩味。
一个是他对“春雨”的比喻,这个比喻也不是他最早发明的。
宋朝的《景德传灯录》就曾记载“春雨一滴滑如油”。
对付农人而言,春天的雨最是难能名贵,就像杜甫所言“好雨知时节,当初乃发生”。
以是解缙说“春雨贵如油”,一方面是事实,无可回嘴。
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油”最是滑,这也阐明了他跌倒的缘故原由。
而最令人叫绝的是“学士”和“牛”的比拟,这不仅是点明了他的身份,更是暗讽了那些嘲笑的人。
原来当众滑倒是一件很丢人的一件事,可是解缙却有本事旋转局势,令人不服都弗成啊!
这样机警的解缙,让人不禁想起春秋期间的晏子。
晏子出使楚国时,也曾被百般刁难。
楚人以其身量小,便命他从“小门”进,以此侮辱他,侮辱齐国。
没想到晏子却说“出使狗国才从狗洞入”,逼得楚人不得不洞开大门欢迎他。
以是说,面对嘲笑或者刁难时,无论是保持沉默还是怒发冲冠,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像这样从容反击方是上上之策。
可能解缙也没想到他脱口而出的一首诗,不仅化解了尴尬,让众人瞥见了他的才华,个中一句还千古流传,成了如今的盛行语。
如此看来,这场摔跤也算是值得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