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雄/文
虬根似爪握沙泥,千辛万苦顾自惜。
不怨江潮频浸洗,但悲无步可迁移。
我去合肥植物园嬉戏时,欣赏着园中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在园区的边上有一条大河,我沿着岸边的小路行走,江风垂垂吹来,令民气旷神怡。江边是一块很大的沙滩,我看到岸边有几株树的根部暴露,整棵树觉得是被人连根拔起一样。树根只有一小部分扎在土中,形同一个巨爪牢牢地捉住沙土。令我惊奇的是,这些树木依旧枝繁叶茂,这得须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力啊!
本日的景象晴朗,江潮退去,此时应该是树木最安稳的时候了。饶是如此,树根还是要忍受着阳光的炙烤;而碰着暴雨连天的时候,潮水猛涨,再次冲洗着树根。树木刚刚捉住一点泥土,又被冲去。真是旧伤未愈,新伤又来。岸边的树木一次次地遭受着骄阳暴晒,风吹雨打,在残酷的环境中坚毅地成长着。它们捉住一点泥土,就像是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只管岸边的沙土是那么的贫瘠,它们还是冒死地吸取着沙土中的营养。
我佩服这些树木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惊叹它们生命力同时,不禁想:“当人意识到环境恶劣时,会选择迁移,改变环境;而树木无脚,碰着这种困境时,却不能行走,唯有直面困难!
”这是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倒不如说是无奈。
古措辞:“人挪活,树挪去世”。 人在迁移中积累事情生活的履历,头脑越来越活络,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而树木不同,一棵树在一个地方成长的韶光越长,根脉蔓延,更加根深蒂固,直到长成参天算夜树。这样的树不宜去挪动它,移动它反而揠苗助长,乃至还会让它枯萎至去世。
我看着面前的这些树木,心生怜悯。觉得它们的悲哀之处,不在于其残酷的环境。而是它们不能像人一样生有两脚,可以换个地方,换种活法,只能默默地、日复一日地承受着潮水的侵袭,面临着随时都会分开泥土的危险。
动植物和人一样,康健的发展,须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岸边的树木虽有“树高千尺,根深叶茂”之志,却无造诣梦想的沃土!
想想生活中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何尝又不是如此!
(此文为看点壮之文澜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