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寺是天涯山风景区一景,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区城东8公里处,停旨头村落东南,依傍原宏公路,始建于元代,后经清乾隆、同治年间屡次修葺。

莲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庙石鼓神祠
据县志载:元代张显夫人延氏,外家介休县。
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建筑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
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
”明天将来诰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
现存石鼓殿牌匾题名为“大元国延佑四年”。
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
洞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
四往三檐。
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旁边钟鼓二楼。
第一进院,北为过殿,。
南是戏台,旁边禅房。
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
殿内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
东西配殿各四间。
每年三月初三,是石鼓神祠传统庙会,总要唱戏以贺。

在石鼓神祠周围,还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种晚收、天涯扫雪等景不雅观。

山西省原平市石鼓寺传说

相传,从前有一俏丽的女子名叫天丫。
她十六七岁时已成为周遭几十里有名的俊秀姑娘。
母亲害怕俊秀为她招来麻烦,轻易不让天丫出门。
有一年的三月初三附近山上恰好有庙会。
母亲想,姑娘大了,连个庙会也没凌驾, 委曲娃了,便带着天丫去赶庙会。
谁知,天丫的仙颜被一个恶霸公子看到了, 他竟然要带人抢天丫回去成亲。
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一个风姿翩翩的姣好公子涌现了,不知道他纤弱的样子竟有非凡的武功,三下两下打跑了恶霸子弟。
天丫 母女感激不尽,非要请公子去家里坐坐,但那位姣好公子竟婉言回绝,飘然而去。
这之后,天丫得了单相思的病,从早到晚想着姣好公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 笑,恨不得急速见到公子以身相许。
寒冷的冬天,山高下起了大雪,但天丫却当仁不让地出门去探求心上人。
她一直地用扫帚扫雪,扫一步向前走一步,彷佛那公子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就这样,天丫一直地扫啊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 年。
从此,这里雪落随消,不见积雪。
人们说:那便是由于有天丫姑娘在一直地扫着,就叫“天涯扫雪”吧,而那座山便是现在的天涯山。

天涯山由天涯峰和莲花峰组成,峰峦陡壁间,有巨岩突出,形似石鼓,以是当地通称其为石鼓山。

天涯山是一坐环形的山脉,在山的怀抱中,有一处突出的部分,不知道叫什么名,像一只袒露的玉脚,其形态真的像是人的五个脚趾嘛,五趾光秃秃的,彷佛天造的一样平常,没有一点点杂质,在阳光的照耀下,通亮亮的。
再往下,又是一处突起的小山包,山体也是光光的,就像是整块的大石造就的,在山顶上建有一个小亭,游人很少在这个山包的东面,有一块悬空的石棒,斜架在那里,彷佛是一把石锤,当地人就把这里叫做石鼓,由于在石锤的下面还有一块青石,那便是石鼓了。
石鼓在有风时隆隆作响,故名石鼓祠。

在山下是一座小庙,有前殿后殿,供的是大王爷,听说在当地还小有名气,常有信男信女来此拜佛,每年的清明时节这里有古庙会,那时这里也是人隐士海的热闹。
小庙的庙门很平常,在中门的门头写有“石鼓寺”三个大字。

石鼓山的阁下是石鼓寺,寺中有元代建筑,庙堂之中有元代壁画,院中有唐代酸枣树——树之奇特,据寺中一位老人讲,这棵树估算年事1000余年,但他认为在2000年以上。

祠内现存石鼓神殿、东西配殿、过殿、钟鼓楼、旗杆、石狮、戏台、木牌楼等。
殿内塑有介子推母子像和介子推平生业绩壁画。
祠院建筑为砖木构造,保存无缺,并有历代重修碑记,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