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中,兴宁周边地区独特的元宵赏灯习俗历史久远。
长期来,以落基祖定居兴宁始,便以姓氏人口繁衍流布别地,而同时把元宵赏灯之俗带进了当地,形成代代继承相传、永不溟灭的兴宁客家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赏灯,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日一贯延续至十五日,加上\"大众暖灯\公众,共历时9天。
在这段韶光里,每天都有赏灯活动,而初十至十四日为最盛,异彩纷呈、高潮迭起。
下面漫心谷就以兴宁宁新东风村落九厅十八井为例,先容老客家兴宁人赏灯节的过程和盛况:

兴宁宁新东风村落九厅十八井罗氏大围屋,始建于宋代(1127年),1279年建成,现有80多户,250多人(不包括外迁户),年均添新丁(男孩)2-3个,最多时13个(建国前)。
以罗氏祖小九公娶9妻,生18子得名九厅十八井。
堂号\"大众宗睦堂\"大众。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的传统赏灯节,亲朋盈门,大操大办,影响波及四邻。

丁首操办节间事宜

兴宁人的赏灯习俗

为使活动行之有序,善始善终,世代坚持以当年生第一个男孩的新丁户为丁首,在屋长监督下(清光绪年间父老罗玉堂热心圣事,乐此不疲,得屋中伯叔夸奖和怀念,是其一)领衔组织众新丁户发动全屋群众,在节前做好公共和家庭清洁卫生事情,支配厅堂,定灯请灯及节间应酬龙狮队,购买和燃放烟花炮竹,制作与升放孔明灯,安排猜拳猜码手,配足老酒瓶果招待他们,以及做好暖灯日对花灯的处理等等。
其活动费由新丁户平摊。
如遇丁少或丁户经济困难时,则发动全屋群众捐助办理。
虽操心繁忙费钱,仍在所不辞,一律承受。
解放后,一改旧规,以赏灯委员会代替丁首行事。
在每年的除夕,屋长主持召开户主会,民选公道厚道的父老和热心公益的中青年7人,组成赏灯委员会,其职能与丁首制时基本相同,相异处是筹资办法改为多向本屋富有人家捐助,不敷部份,适当向新丁户和群众领取,这样,大大地减轻了新丁户的经济压力。
在财务进出安排上,做到民主理财,当年收入当年开销,不留余额,节后公布,取信于民。

定做花灯

清代古诗云\"大众祖堂神庙醵钱消,村落的常将俏的邀。
添个新丁依旧例,买灯出酒闹元宵。
\"大众长期来,他们均以新丁户出酒给大家品味个高兴,并掏钱买灯、赏灯的。
新丁户意识到,赏灯最主要,最富吸引力的是花灯。
因此,特殊看重花灯的大小格局和内涵。

为使做灯手有充分的韶光做一盏大家满意的一号高等大花灯,丁首在大年初外,使约集数人到五里外的刁坊镇上于东村落黎屋定做花灯。
质量规恪哀求:高1.4米,直径1.2米。
外呈6角形,上大下稍小,配12条灯脚,以稳定灯身。
高下边贴赤色穿花图案,用线条形金纸回边,灯角插12朵白花(取意再添新丁),灯身周围分别设6门,除一门贴\"大众乾隆主像\"大众,并在其两侧配\"大众雍圆乾德嘉千古,正世隆恩庆万年\"大众的对联(黎氏从乾隆年间起做花灯,以此纪念)外,别的门之两侧及灯身周围划排分段,分别装贴\"大众千里送子\"大众、\"大众金色男童\"大众、书童、状元、姜公钓鱼等穿花人物像及战马、鸡、兔等六畜图。
在显目地方安插双手高举\"大众发\"大众字的男童(隐喻发财),灯角添加6条各长2市尺,用红金纸裹住的麦秆或吸管做成,分段连接,段段有花瓣,隐约飞舞的灯导。
使花灯显得恪外亮丽,给人以动感。
灯内构造大略,在内空装上配有龙凤,天仙送子的\"大众走马灯\"大众,中间装一个16花瓣圆形赤色的\公众杨伞\公众。
启用时在\"大众杨伞\"大众下方灯托中央位置上平放并点燃3盏油灯,或一个大灯泡,使空气遇热加速气流流利,匆匆\公众杨伞\公众旋转不息,取\公众财来运转\"大众之兆。
双方商定按上述哀求精工制作,并于正月十三日上午8时,到城里\公众黎广隆\公众售灯处接灯。

刁坊镇花灯传人黎春茂夫妇在做花灯

黎氏十三世祖从兴宁罗岗迁至刁坊落基,已360多年。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起做花灯,已有260多年历史。
解放前安排大批人力,投入大量资金生产花灯,每年售灯达1800至2000盏。
近年,拥有师傅6人,有6户人家20多人作业。
花灯质量上乘,做事一流,价格合理,受远近顾客青睐,年售灯达几百盏。
九厅十八井罗氏是其老客户了。

接灯

分区划段发动家家户户大肃清,贴对联、就手钱,挂福字,在公共大小门上方吊灯笼,大门上横梁吊\"大众罗\"大众字大灯笼。
门联\公众龙门夺锦,凤阁鸣科\"大众8个大字十分能干。
上檐挂\公众金玉满堂\"大众横匾,配以彩旗、汽灯(解放后用彩灯),张灯结彩闹元宵。

正月十三那天拂晓,全屋中青年男子(解放后不分男女)起床后,云集在大门口禾坪上,心情喜悦地按分事情准备。
新丁户各自端来了12盘粄果、腊昧和老酒,大家在饮过灯酒后,以旗鼓纸炮领先,狮队(本屋自己的武打狮)、抬灯手(用卷上红纸的竹杆),群众顺序排列,约百余之众。
当整装待发时,先燃放3个大丕炮,即击鼓动身往兴城东街\"大众黎广隆\"大众接灯。
军队到达时,有序地站立在街边,鼓手压低了声音,雄狮昂首微微跃动。
一群青年紧张地将大臼大臼的\公众满地红\"大众(用红纸做的电光牌纸炮),以4行成排,摆放在街心地板上,首尾长约百余米。
数人守候在导火线一端(自城里禁放烟花炮竹后停滞了),当接灯人接过花灯时,即鸣锣击鼓点燃纸炮,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人跃狮舞,彩旗飘,军队在浓烟弥漫的人群中拐弯回程,沿途有许多群众容身不雅观看。

接花灯,网友飞哥摄

当接灯队到达祖屋时,丁首及其他丁户代表喜迎而上,守候在门前的群众各自点燃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纸炮,随狮队、花灯进入上厅,在灯前一转后,快步进入厨房灶前,把\公众吉利\"大众带进了家。
花灯平放在四合一的大八仙桌上,招来了浩瀚群众,狮队绕灯一圈后,跨出大门参拜井神,并在禾坪上演出。

人们把灯作适当装扮,在灯内下方中央点置放一块用红绸裹着,红绳扎紧,写上\"大众百子千孙\"大众的\公众金砖\"大众。

当准备事情就绪,狮队演出完毕,全屋群众簇拥在上中下厅时,主持升灯的丁首放开嗓门要大家静下来,接着讲几句怀旧颂祖和庆贺节日的佳话后,面向祖牌,指着祖牌两边的对联念道:\"大众忠孝留芳千千世,诗书传家切切年。
\"大众紧接一句\公众高升\"大众,花灯伴随大众的目光和笑声,垂垂升至固定的上厅正梁上。

赏灯

传统赏灯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上午欢迎宗族亲朋好友。
外迁七百余年,离九厅十八井30华里外的叶塘镇圩近处墩上罗屋小九公弟弟之后裔,不忘同宗情,每年组织20多人的狮子赏灯队,深夜1时动身,携带彩匾、\"大众三牲\"大众、喷鼻香烛、纸宝、纸炮和老酒,步辇儿参加老祖屋的赏灯。
人马将至时,老祖屋同宗即用纸炮欢迎他们,狮队进入上厅,狮头伏下,参拜祖公,然后到各户参灶请安递红包,添上新丁的港客尤为高兴,送个大红包,以帮助活动。
新丁户主安顿他们在围屋的大厅里饮茶吃果点。

中午吃丰硕多昧的客家菜,饮老酒。
各户亲朋各自招待。
在激情亲切洋溢的气氛中,倾吐肺腑之言,给节日注入了勉励向上的内容,丰富了食文化之内涵,增长了乐趣。
开展象棋、扑克、钓鱼等游戏活动(亦有以赌博作玩耍的)。
祷拜诸神,赐财、赐丁、赐福,保安然。

时至下午4时许,户主带领百口大小,以三牲(猪肉、鲢鱼、带冠鸡公。
排列上:左鱼右肉鸡中间)、喷鼻香烛纸宝、纸炮,备3-5个瓷碗租一壶老酒,先在家里敬奉天神、地神。
接着以西粉、付竹、盘果在大厅里敬不雅观音用纸宝喷鼻香烛敬祖公牌下的龙公龙母祖公背的\"大众五行土是尊\"大众(金木水火土),用\"大众三牲\"大众敬祖公祖婆、公太婆太(即小九公岳父母)、菩师祖师(从落基祖定居始就敬奉的神,位于祖公侧)、五公菩萨(又你镇邪神,木刻雕像。
据传,在良久前,祖屋右片住处常涌现令人生畏的\"大众蛇声鬼叫\"大众。
为制煞保安然,清代买卖人罗官仁顺众之意,从外地带回神像安位在人行道楼上供祷拜。
在神位东侧插一壁布质四方黑旗,以显镇邪之威。
屋长罗秀堂坚持农历每月月朔十五日在神前上喷鼻香念经,从此,使安然无事了)、五谷爷爷(保农业丰收,在祖屋右方黄岭头)、伯公伯婆(保出入安然)、井神(保井泉纯洁,人畜不掉进井里)、灶神、财神、家神(已故前辈,均在家里敬奉),共14种神,而以敬祖公祖婆最为负责。

除用\"大众三牲\"大众,大号喷鼻香烛和丰硕的纸宝、纸钱敬奉外,屋长罗玉堂(清同治末年间,通达礼俗的父老之一),双手捧着族谱,跪地面向祖公,用深奥深厚清脆的声音、诚挚的情怀,从一世祖小九公起全念完世辈,气氛宁静肃穆。
念毕,将族谱归放在祖公前的宝桌内。
再领着大家向祖公祖婆叩头三拜,叨念保安然,多逢朱紫,财丁茂盛,建功立业。

节日之夜异彩纷呈。
傍现时分,灯火通明,酒足饭饱的人们,自行选择分流到各活动点去施展\公众才华\"大众,参加有益的活动,去不雅观赏愉快。
在上厅,祖公牌前的喷鼻香炉桌上,烛火光芒,喷鼻香烟环抱挂在厅中的大花灯,周身亮出了迷人的幽光。
灯火及丰富的人物故事刺画,灯内走马灯和悠悠迁徙改变的\公众扬伞\公众,吸引众人争相不雅观看花灯下摆放大八仙桌8张,新丁户面带笑颜地端来了老酒、粄果、瓜仁、红枣等,长辈和\"大众秀士\"大众,领头坐席,满口好话,以酒开路,动情地说四句\"大众年年有今日,岁岁有目前。
子子孙孙孙孙薛,薛薛孙孙满厅堂。
\"大众猜拳、猜码手登场,自找工具以一对一,商定输家喝\"大众罚酒\公众。
并各保举1名掌拳掌码人(裁判),在喝了几口甜喷鼻香老酒,说了几句\"大众元宵快乐,添丁发财\"大众佳话后,猜拳手伸出了坚实有力的右臂,\"大众三码并四六\"大众地猜起拳来。
猜码手即以十个指头运作,以一品红、二(义)气梅、三及第、四发财、五登科、六高升、七星伴月、八仙过海、九九长、十开撒为内容,出口脱手分赢输。
当输家喝得烂醉时,新丁户和围不雅观群众主动拿来了萝卜生、甘蔗(切成圈的)解酒,拿粄果充饥,就这样一贯闹到深夜二三点钟。
这种带有考思路、比才华、神形兼备的节日民间民俗活动,给人印象深刻,久久不会忘却。

在围屋檐下宽阔的\公众花头脑\"大众上,民间艺人在说唱《梁四珍与赵玉粦》、《春催杜鹊》、《高文举》等传统和近当代故事唱本在大门口的禾坪上,龙跃狮舞,参灶参神,跳桌打凳,弄拳舞棍,文武完好。
锣鼓声、纸炮声、欢声笑语,汇成了节拍明快,声音宏亮的动听乐曲品牌多样的火箭,时时地直冲云宵,放射出缤纷绮丽的光彩。

低廉甜头\"大众天字第一号\"大众孔明灯(直径2.5米,高3.5米),用大12张韧性德国洋纸糊成圆柱体型,上面封顶,下方灯口用竹圆匡粘糊,以多少条铁线拉紧匡边,置线交叉处为中央,装载油球、火箭、降落伞、纸炮等。
打算好韶光和它们之间的间隔,连接好导火线。
升空前,由履历丰富者节制,挑选6名青壮年男子,将灯中央点的火球对准地上火堆,耸立固定燃烧充热,以此同时点燃系在灯下方的18个火球(称串珠火,取意九厅十八井),待灯身鼓胀,火球全烧着时,一声\"大众高升\"大众,平衡放手,灯即平稳地离地升空(要特殊小心,否则连人被吊离地),并将装载物一起带上了天空。
当孔明灯升至相称高度时,导火线自行引发,顺序发出了声响和光的效应,放射出彩色斑斓、保持良久的光焰,与皎月星星相照映,构成一幅夜空绮丽景不雅观。

暖灯

正月十八日暖灯。

这天下午,新丁户各端出5碗菜(猪肉、鱼、鸡等),其他各户自便。
先敬祖公祖婆。
稍后,屋长主持,将花灯取下,放在四合一的大八仙桌上,一席好话后,摘下灯上的白花,分别递给了新丁户代表,祝来年再添贵子。
当事人得到受花者一个\"大众红包\"大众的回报。
接着将灯上的\"大众金砖\"大众取下,再扎紧后,依然吊在原梁上,待来年赏灯日启用。
礼毕,期待在堂的男人们,蜂拥而至\"大众抢灯\"大众,把争抢来的人物画像、花朵......摆放在家里显目的地方,以示吉祥快意。
剩下的灯筐随即火化。
主持人健步到祖公前叩头参拜,谢祖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