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偷语,除了原封不动的借用外,还有比较明显地大略化用。
黄庭坚有一个点铁成金的理论,出自其《答洪驹父书》 :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熏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文字,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黄庭坚本人,也却是喜好“点铁成金”。
他有一组《谪居黔南十首》,10首诗中,有7首可算是明显的偷语。

一、黄庭坚十绝句,白居易的诗作

蔡正孙《诗林广记》转录宋曾糙《诗选》,记录了这个故事:

黄庭坚10首绝句有7首偷语3首化用自白居易诗为何这样做

张文潜晚喜乐天诗,邠老不乐,尝诵山谷十绝句,以为不可企及,其一云:‘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文潜一日召邠老饭,乃预设乐天诗一帙,置书室床枕间。
邠老少焉,翻阅良久、始悟山谷十绝,尽用乐天算夜篇裁为绝句。
盖乐天多于敷衍,而山谷巧于剪裁,自是不敢复言矣。

文中说,张耒晚年喜好白居易的诗,潘大临不以为然。
他曾经吟诵黄庭坚的十首绝句,认为达不到黄庭坚的水平。

张耒看破不说破,某日约请潘大临用饭,他先把白居易的一本诗集放在书房里。
潘大临来了往后,自然创造了这本书,这时他才知道原来黄庭坚十首绝句,都是剪裁自白居易的长篇诗作中。
从此,对付张耒爱崇白居易这件事,潘大临再也不敢多话了。

下面,我们看看黄庭坚是如何偷语白居易的。

二、山谷巧于剪裁

1、剪裁自《寄行简》的2首绝句

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期间,写了一首思念弟弟白行简的五言诗,《寄行简》: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

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

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这首诗被黄庭坚拿来,剪裁出两首五绝。
《谪居黔南十首》的第一首:

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

第一首比较明显,很随意马虎看出来。
《谪居黔南十首》的第十首,化用自末了四句:

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

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 。

黄庭坚把白居易的平声韵,改为了仄韵绝句。

2、抄自《孟夏思渭村落旧居寄舍弟》的两首绝句

《孟夏思渭村落旧居寄舍弟》 节选: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
时物动听情,忆我故乡曲】。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 ..............................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这首长诗,也被黄庭坚剪裁出两首绝句,《谪居黔南十首》的第七首,直接把前四句抄了一遍: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

时物动听情,忆我故乡曲 。

《谪居黔南十首》的第八首,直接把中间四句抄了一遍: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

3、其他几首绝句

《谪居黔南十首》第二首: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化用自白居易的《岁晚》前四句: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谪居黔南十首》第三首:

冷淡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宅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化用自白居易《花下对酒》 的结尾几句: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 雪。

喷鼻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宅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

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第四首: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存南枝鸟

出自白居易《西楼夜》中间四句:

悄悄复悄悄,城隅隐林杪。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存南枝鸟。

月没江沈沈,西楼殊未晓。

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第五首:

冥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出自白居易《委顺》结尾四句:

山城虽荒漠,竹树有嘉色。

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

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

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

【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第六首,即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写出的那一首: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

出自白居易《东城寻春》前4句: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

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

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沈。

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

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第九首: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出自白居易的《竹窗》中间4句:

前略........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

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

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三、黄庭坚为何偷语白居易

潘大临看了白居易的诗往后,知道黄庭坚这十首绝句,都是从白居易的诗中剪裁而来,自是不敢复言矣”。

纵然我们不太懂诗的人,也能看出来黄庭坚这十首诗。
个中有不少诗句,并不是化用,而是直接一字不改地拿来用。
这很难说点铁成金了。

为什么黄庭坚要这么作呢?

蔡正孙后面引用阐明说::“

然敷衍、剪裁之说非是。
盖山谷谪居黔南时,取乐天江州、忠州等诗,偶有会于心者,摘其数语,写置斋阁。
或尝为人书,世因传以为山谷自作。

然亦非故意与乐天较工拙也。

诗中改易数字,可为作诗之法,故因附见于此。
前五篇,今《豫章集》有之。
后五篇,得之《修水集》。

大意是,黄庭坚谪居黔南时,常常阅读白居易在江州、忠州的诗作,偶尔会摘抄一些诗句,有时也会写几句赠人,以是被人误解为黄庭坚的原创诗。

也有些诗句,黄庭坚改了几个字,是黄庭坚悟出来的作诗之法,以是也被记录下来。

宋人认为,黄庭坚并不是故意剽窃白居易的诗,也不是故意修正白居易作品以比较。
只是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而已。

结束语

学习作诗,借用、化用、模拟,都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欣赏古人诗句,自己可以考试测验某字某词是否可以改为其他字词代替,或者前置倒装等等。
几种方案,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最好,自然可以体会到古人手腕的妙处。

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赏析古人作品。
食客与厨师,看同样一道菜,其关注点是不同的。

@老街味道

律诗对仗时,上联用比喻,下联也必须用比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