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杜甫的“粉丝”数量比不上李白,可其“粉丝”的虔诚度丝毫不差。
有一个叫张籍的墨客,对他顶礼膜拜,他相信“吃什么就补什么”,就把杜甫的诗集烧成灰,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希望自己喝了杜甫的诗,能够写出与之一样的佳作。
最猖獗的要数白居易的“粉丝”葛清,此人仰慕“小白”不可自拔,索性在颈子以下三十余处都刺刻上了白居易的诗,而且还专门配了图。
葛清常袒胸露臂于街头,有点现在的“行为艺术”的意思。
于是,人们见了就呼人“白舍人行诗图”。
追星追得“体无完肤”且如此的“袒荡”,仅此一人矣。
到了宋代,最受欢迎的天王巨星要数苏轼苏东坡了。
由于他的诗文影响巨大,且极懂生活情趣。
因此,在天朝高下掀起了一股模拟秀,而且有了与之干系的明星产品开拓,如“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东坡壶”等等。
在东坡系列产品中,最为成功的要数“子瞻帽”了。
苏轼喜好戴的这种高简短瞻帽,被士大夫们争相效仿,成为了引领潮领的风向标。
据龙辅《女红余志》记载,惠州有一温姓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岁都不肯嫁人,眼力甚高。
后来听说苏东坡到了惠州,就很高兴地说:“那才是我的丈夫。
”此后她每天悄悄跑到苏东坡窗外,听苏东坡吟诵诗词。
后来,苏东坡知道了超超对自己的仰慕之情,就想为她做媒,先容一位才貌双全的青年与她结成家眷。

后来,苏东坡在官场遭遇打压,贬至海南。
数年后等他回到惠州故地重游,多情的超超已烦闷而终,被埋葬在一处沙丘阁下。
苏东坡闻后悲哀不已,为她作了一首《卜算子》,词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转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果这段传说属实的话,这位温超超小姐可算是对苏东坡最为钟情的女粉丝了。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邀刘敝、刘攽兄弟共游西湖。
当时三人一同乘船游湖,忽然,有一位30岁旁边的俏丽女子划着小船急追过来。
那女子一上来就对苏东坡作了一番露骨的表白——“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避罪而来。
”当时宋朝民风守旧,但这少妇举动豪迈,把刘氏兄弟都看呆了。
苏东坡当场就为她作了一首《江神子》的词。
该女子在为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之后,才心满意足地拜别。
在苏轼的浩瀚“粉丝”中,有一个叫章元弼的,此人虽然长相平平却聚了个俊秀的老婆。
章元弼喜好苏轼的作品,赛过统统,为了赏读苏轼的诗文,乃至可将俊秀的老婆当成是空气,视而不见。
其妻终不可忍受,与之离了婚。
“被离婚”的章元弼依然不思悔改,每天拿着苏轼的书集看得不亦乐乎。
其对苏轼忠贞不贰就像林忆莲唱的那首歌,“全天下我都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以上这些还都是平民粉丝,苏轼的粉丝已经上升到新高度。

宋英宗的高皇后,便是苏东坡诗词的虔诚读者,苏东坡每有新词,她就要捧着再三吟诵,并安排宫中乐队演唱。
她的儿子宋神宗受母亲影响,也特殊喜好苏东坡的诗文,用饭的时候总要拿着诗文看,王巩《随手杂录》说神宗还常常因入迷而“举箸不食”。
此外,后宫的皇太后和皇后们也不乏是苏东坡的粉丝。
当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下狱,慈圣曹太皇太后得知后难过得痛哭,为理解救苏东坡,她搬出了当年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来为苏东坡说情,末了冲动了神宗,苏东坡才得以从轻处理。

李白有首诗叫赠汪伦汪伦是谁

对付追星,古代人和当代人一样猖獗,而古代人更看重的是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他们眼中的明星依旧是我们眼中的明星,而我们现在所谓的明星,不过是当时小红小翠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