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墨客霜白,现居河北保定。
其诗歌作品散见于《十月》《诗刊》《星星》等多种刊物及选本。
著有诗集《挽留》。

墨客早期的诗作大多是比较明显的感情抒发类的作品,但是后来开始逐步进入到对生命、韶光、人性等等的思考和挖掘中,风格也逐渐沉静、朴素。

一起来听听这首《一种慢》:

一种慢

草堂读诗丨朗诵霜白一种慢湖边

以每秒24帧的速率拍摄

和播放连续的照片,

我们会看到连贯的动态,流逝的韶光。

这是电影的基本事理。

我总是疑惑

我们是否真的看到,或者经历了某件完全的事物。

想想自己的人生,有多少

被我们的影象漏掉了。

安静下来,把岁月详细到每一秒,

得到的仍旧只是一些碎片,

像一张张多米诺骨牌排列在一起。

或许我们只能通过空隙来感知命运。

但如果把拍摄的帧率提高到更多,

我们就会不雅观看到一组慢镜头。

如果我们也能活得更慢,更细致,更有耐心——

是否可以无限地靠近本来的自己,

庸碌的生平背后,

那叫作永恒的东西……

霜白的诗有一种苍莽感。
这种觉得来自对韶光、对空间,对人间变迁和逝水流年的深重感知和无限敬畏,这也让诗歌有了强大的传染力。

再来听听这首《湖边》:

湖边

有时以为人生像河流一样平常愈加湍急,有时以为又如一壁湖水那样沉着。

这便是一个人中年后的情状,看上去有些分裂,但并不抵牾。

统统都加速地甩向身后的苍茫之处,只是没有了一颗激越之心。

有时不免嗟叹,仿佛转眼之间

已失落去太多。
那些青春、爱情,大略的悲欢。

也常常恍惚。
比如某个人一贯住在隔壁,她的话

就在耳边,忽又惊觉她已消散数年。

有时以为此生是一段堤坝正被韶光冲毁,

现在更以为这生平便是岁月的一个容器。

就像面前的这片湖,自足而又圆满,镜子一样平常,收受接管着头顶的风云变幻。

霜白试图将天下当成一张纸,一壁是客不雅观天下的状态,一壁是他主不雅观天下里的感想熏染,他用诗歌努力将纸折半,无限缩小其间的间隔,也不断探索艺术表现生活的可能性。

诗歌便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
本日读诗就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