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先后参加科举4次,历时15年,最低的等级——秀才也没有考上。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虽说算不上统治阶级,但是肯定不同于劳苦大众。
秀才可以见官不用跪,受审不能用刑,免税免徭役。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是知县老爷的绝佳候补。
明万历年间陕北由于官少,末了巡抚只能提拔几个秀才来当县太爷补缺,也算是秀才界百年一遇的奇景,当然这无疑也是洪某人不肯放弃科举15年的紧张缘故原由之一。

还有一个数据,以人口比例来说,在清王朝期间,取得秀才这个称号的人与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15000,与现在博士与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致相仿。
由此可见,这个秀才,确实是不怎么好考的。
那洪某人究竟是怀才不遇还是胸无点墨呢?我们还是回到正题,看看他的诗词吧。

秀才

这首《斩邪留正》是洪某人很著名的诗篇:

令人哭笑不得的洪姓诗词让人摇头嗟叹的天堂妄图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诚笃讲,第一次看到这首诗,以为洪某人的意境和肚量胸襟确实不同于凡人,虽然笔墨上差了点意思,问题也不是很大,只不过,此诗根据干系记载写于1837年,而1836年洪某人才读了《劝世良言》,这段韶光他正到处宣扬自己是耶稣的弟弟,该当完备没有造反的打算。
可是,为什么他竟已经胆大妄为写下了这么一首从内到外无不显露造反意愿的“反诗”呢?真是一句吃饱了撑的不能完备形容的,我险些当场推断此诗必为后人杜撰。
后读到王庆成老师的《论洪XX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文中竟有和我一样的意见,而且见多识广的王老师还指出,这该当是一首洪R玕的代作品。

洪某人1.0

我们再换一首诗看看,相对付前面那首诗的风雨起伏,这首诗可直白多了:

练好尔条性,顾稳尔条命。
若不练好性,怕会害了命。

有没有画风突变的觉得,错愕之余我又仔细读了两遍,这首诗该当是洪某人在教训自己的一个部下时,溘然诗兴大发来了一首。
文学性什么的就不要多论了,类似的威胁诗文真是闻所未闻。

洪某人2.0

这首《龙潜》也是洪某人留存的著名诗篇:

龙潜海角胆怯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洪某人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机遇成熟,就要起来造反,真是够胆色,然而,这首诗和《斩邪留正》一样写于1836年,此时的洪某人恐怕不是偷闲蛟龙,而是要去世的泥鳅,而来的年夜志大志写下这样的诗句?看来还是后期的洪R玕所作!

洪某人3.0

末了再来一首风格更像洪某人本人风格的作品:

敬我天父要好心,敬我天兄要好心。
敬我天王要好心,为尔丈夫要好心。

这首诗倒是大略到极致,表达的意思很难产生歧义,看完之后,我面对不好好做作业的儿子竟然也诗意盎然起来,立马赋诗一首:

学好语文要尽心,学好数学要尽心。
学好英语要尽心,为了父母要尽心!

觉得也很不错嘛!
呵呵之余觉得洪某人四次科举不中,彷佛不是命运的摆弄,如果非要说是,那也是:命该如此!
至于传言洪氏诗文留存于世的缘故原由是清王朝故意抹黑一说,建议客岁夜英博物馆看看那里留存的珍本,说清王朝抹黑我是相信的,说英国人抹黑我真不相信,广大看客该当也有自己对这件事的见地吧!

末了上一幅洪某人的墨宝,大家看看,现在夏日炎炎,愿你一笑解酷暑吧!

洪某人墨宝

喜好我就关注我,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