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初年,天下已经没有了大的战事,百姓逐渐安定,文化也开始走向繁荣,呈现出了一大批文人才子。
然而,唐朝的政局却一贯没有稳固下来,不管是唐高祖、唐太宗乃至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期间,权贵们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才真正走上了正规。

在此之间的文官极不随意马虎,为了生存常常是趋炎附势。
小珏纵不雅观此时的文官群体,除了贞不雅观群臣外,历史上得到的评价极低。
比如武则天期间的宰相苏味道,遇事总是不敢决议确定,处事模棱两可,因此被称为“苏模棱”。

与苏味道齐名,共称为“苏李”的李峤,也得到历史低评。
在武周时期,他寄托张易之兄弟;在唐中宗期间,他又寄托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
虽然三次为相,但却被认为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不被后人所爱崇。
实在,在那种时期生存,本身便是一种不幸,至于说所作所为,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比如李峤也曾违逆武则天的意思,为狄仁杰鸣冤,为此还外放为润州司马。
而且,他生平安于穷苦,粗茶淡饭,连武则天都看不下去。

不管李峤为人如何,到底是忠是奸,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二十岁时他就考上了进士,足以秒杀一大批不得志的文人,他既与苏味道秉承“苏李”,同时又是“文章四友”之一。
在他晚年,更是被誉为“文章宿老”,俨然是唐朝初期文坛领袖,张说称其文“如良金美玉”。
个中有一首长诗,更是让多年后的唐玄宗哭了两次。

宰相的这首长诗追远怀古个中4句让唐玄宗痛哭了两次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汾阴行》,篇幅较长,小珏在此就不全篇引用了。
它讲述的是汉武帝巡幸河东一带时,敬拜汾阴后土的故事。
诗中大体阐述了这次敬拜,是让国家走向极盛的态度,但也通过反复歌咏舞榭歌台、鼓噪歌舞终将化为蒿莱蓬草,表达了作者对付世事无常的感叹。
尤其是结尾四句令人警觉: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熟年年秋雁飞。

它的意思并不难明得:山川依旧在,只是容颜改,让人涕泪满衣裳。
荣华富贵,终将是镜花水月一样平常,能有多么长久?当年的盛况在哪里?只看到现在的汾水之上,年年的秋雁如故,往来飞行。

意思虽然大略,但要真正的体会,则须要一定的人生阅历。
听说唐玄宗晚年听戏的时候,听到戏班弟子唱的便是这首歌。
他虽然贵为天子,搜罗万象,也曾通过努力,得到了无限的权力,还首创了开元盛世。
但他毕竟是聪明人,已经看到了盛世下的危急,与多年前的李峤发生了共鸣。
唐玄宗听后,潸然泪下:峤真才子也!

让唐玄宗冲动的不止这一次,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亡命蜀地。
途中经由白卫岭时,他忍不住向长安回望。
那里承载过他的斗志昂扬,见证过他的雄才大略,而如今却饱经蹂躏,他也犹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此景,让唐玄宗想到的便是李峤的这首《汾阴行》。
他再次吟唱,痛哭流涕,想必比当年在戏班哭得更厉害,而且忍不住再说了一次:峤真才子也!

这首诗,不仅追远怀古,而且还大大扩展了议论的身分。
比较于初唐四杰们在篇末,每每是哀叹自身的怀才不遇,境界又增加了几分。
而且它的沉稳古拙之风,让诗歌向盛唐的年夜方冲动大方,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