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冷门的神童诗,只因有名度不高,流传到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
本日咱们就来欣赏5首冷门的神童诗。

第一首便是诗鬼李贺在七岁时应韩愈之命而作的即兴神童诗《高轩过》: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唐·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5首冷门的神童诗读过3首以上都是博学之人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去世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异日不羞蛇作龙。

听说李贺七岁时就才华过人,名动京师,当时文坛名宿韩愈和皇甫湜特意前来李贺家中一见。
并且命李贺即兴赋诗一首,考量他的才华。
没想到,李贺当即吟出这首《高轩过》,引得韩愈、皇甫湜二人惊叹不已。

这首诗前四句描述韩愈与皇甫湜前来拜访时的情景气候,既华贵雍容又年夜方轩昂。
后六句是赞颂二人的学识之深和文名之盛。
“笔补造化天无功”真乃惊世骇俗之语。
末了四句则是描写自己希望受二人提携,愿“垂翅附冥鸿”、“不羞蛇作龙”,将来一展抱负!

李贺七岁就能写出如此歌行,也难怪会有“鬼才之名”!
再来看唐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的神童诗《井梧吟》:

井梧吟

唐·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原来是官宦家女子,据传她自幼聪慧,八岁时就能吟诗。
有一次其父亲坐在庭院中指着梧桐树吟出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命薛涛续诗,薛涛不假思虑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才思既敏且捷。

但薛涛之父听后却不高兴,认为续上的两句诗寓意轻佻,非良家女子之兆,从此便对薛涛不喜。
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薛涛堕入乐籍,成为“迎南北,送往来”的歌女。

前两首神童诗虽然冷门,但墨客也算有名。
后面这三首就人与诗俱都冷门了:

赋月牙

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墨客缪氏子是指缪姓人家的孩子,据传是在唐玄宗期间,有缪氏子七岁就才名远播,受到唐玄宗召见。
并且唐玄宗出题“月牙”,命他即兴赋诗。
没想到缪氏子当即就口诵此诗,受到唐玄宗的讴歌。

此诗看似吟咏月牙,实则大有借月牙自比的意味。
月牙如蛾眉之下,但十五圆月便可光照满天,而缪氏子以此自比,意为边看我如今年幼,异日终年夜也要做出光照天下的功业!
颇有些志向气概。

磨诗

北宋·王禹偁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

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北宋墨客王禹偁幼时也是远近有名的神童,这首《磨诗》便是他八岁时所作,诗中所吟的是最常见的石磨,但小墨客不雅观察入微,已经有了一定的格物哲理入诗,看似写石磨,也写心中寄托。

送兄

唐·无名女童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末了这首《送兄》也是一位女神童的即兴之作,据传这位女神童是海南人,因才名远播受到武则天的召见。
武则天出题“送兄”命她作诗,该女子当场吟出此诗。

比较其他神童诗,此诗别有情思。
前两句写景营造送别时的悲惨情景,别路漫漫、离亭伶仃,云起如愁、叶落萧索,一派苍凉愁苦的送别之景。

后两句转而描写空中大雁,叹人不如雁,雁之南飞尚且能同行同列而飞;人之送别,却是此去陌路,再难相会。
以雁衬人,已经实在高妙。
令人难以相信如此佳作竟是出自七岁女子之手。
后世评家读此诗而叹:何物女子,有此典雅?可见对这首神童诗的赞赏之高。

你还知道哪些冷门的神童诗呢?不妨不才方留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