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出身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1。
倚遍栏杆,只是无感情。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2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
完备读懂名句
1催花雨:摧残花卉凋落的春雨。2望断:眺望远方尽头。
外子阔别,闺中寂寞,寸寸柔肠怀着千缕愁思。想要惜春,春却已去,只留下点点春雨摧残花蕊。
几次再三登楼倚栏,却是心意阑珊。外子究竟在哪里?我痴痴眺望远方来路,只见枯草连天。
名句的故事
《点绛唇》是一首闺怨词,写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离之后。李清照于新婚隔年即由于政治上的党争问题受到冲击,李父与公公赵挺之敌对,且因此遭撤职,为此李清照对公公极为不满。过了五年,公公过世,又由于政治诬陷使得夫婿赵明诚牵连入狱,幸而不久因证据不敷而开释,但也因此,夫妻俩离开了繁华的京城,退居青州,展开网络金石字画的研究。一贯到结婚20年旁边,赵明诚才又接管官宦任职,但此时已是北宋末年徽宗在位,间隔金兵南下的韶光不远了。《点绛唇》大抵作于这个期间,是李清照尚未南渡前所写的。
《点绛唇》陈说李清照每天期待着外子归来,既怀抱期望,也品饮许多等不着的酸楚,失落落与渴望团团相缠,让整篇词充满怨言与伤心。作者于首句破题,明了点出深闺寂寞之浓愁,且以惜春、春雨之摧残来影射自己独处深闺、年华逐渐逝去之样态。从“惜春春去”、“倚遍栏杆”到“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全体意象,似借镜于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韦庄写的也是暮春时节,眺望远方芳草路期待归人。而李清照添入“柔肠一寸愁千缕”,意象更为丰富、强烈,不仅柔肠已寸寸断裂,且一寸之中又有愁思千缕,可见词民气坎是多么阑珊、烦闷,故而成为后世形容闺怨之经典名句。
经久弥新说名句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以“肠”来比拟绵绵不绝的相思,类似的办法相称多,如李白《春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以肝肠寸断的办法来形容殷殷切切期待丈夫归来的妇女。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icon洲。”也说期待人归的心声,望着面前来往的浩瀚船帆,却没有一艘载着我等待的人,看着夕阳西下,沙洲上的白icon花随风摇荡,令人断肠。元曲作家庾吉甫:“大都来一种相思,柔肠万缕。”用以解释相思之浓稠、绵延。
以“肠”为针言的句子也不少,如“柔肠百结”、“柔肠百转”形容情思缠绵、无法排解;“柔肠寸断”、“肝肠寸断”都是形容悲哀到极点。在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文中,曾经言:“我以为:一条河的走姿并不主要,主要的是你的百转柔肠;船撑得好坏并不主要,主要的是那一叶扁舟,去留由己的小情小趣;住惯都邑不解时令变迁,还是阔别尘嚣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主要,主要的是是否还保有一颗对自然的敏感之心。”徐志摩此处所用的百转柔肠是双关义,一方面来形容河流蜿蜒不绝之姿,一方面他也因此河喻人,认为外物并不主要,主要的是持有一颗多感、柔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