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春分节气赏析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译文

春分时节,春雪纷飞的景象真罕见;一半绽放的桃花、李花都承受不住它的寒威。

雪花该当感到惭愧,怕落地之后被梅花识出来;就只好化作漫天飞舞的轻薄柳絮。

雪花不管司春之神专门卖力春天之事;以是才将新奇风雅发挥成机谋。

从今往后,创造万物的造物主更加难以预见;即便景象加倍暖和了,也要留着御寒的衣物啊。

注释

东君:中国民间崇奉的司春之神。

阴机:机巧,机谋。

赏析

这是宋代墨客苏轼的一首春分诗。
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墨客担当杭州通判期间。

首联,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是说,春分时节,春雪纷飞的景象真罕见;一半绽放的桃花、李花都承受不住它的寒威。

此时的春分,由于雪花纷飞,而变得与往年春分时节不同。
原来该当暖和的景象,却反常地下起大雪,这让墨客不禁怜爱起被打落的桃李,以及他自身所处的人生困境。

春分的雪,由于不是踩着时令的点来的,以是在墨客眼中视为不祥之物。
它打落了桃李,漫天飞舞,多么令人讨厌。

颔联,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是说,雪花落地之后被梅花识出来,也应感到惭愧;以是,就只好化作漫天飞舞的轻薄柳絮。

雪花,在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打乱了天地的节奏。
春梅,在本该绽放的时令绽放,多么名贵。
像这样不分时节的雪花,只能是和柳絮一样的轻薄。

颈联,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是说,雪花不管司春之神专门卖力春天之事;以是才将新奇风雅发挥成机谋。

此处别有深意。
彷佛对王安石实行新法,颇有微词。
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度,能不能改,这是政治家的事情。
墨客却能从雪花不按照时节下,遐想到毁坏现实天下和谐的不合情理的人与法。

雪花图谋摧残桃李,新党图谋摧残旧党,苏轼此时的牢骚还是不少的。
从他同期间作品《新城道中•其二》,“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可以知道,墨客自比“散材”,害怕搜林之斧,亦即害怕受到朝廷新旧党争的牵连而要求外放。
墨客多么希望新党旧党能够就事论事,为民谋利,而不是分帮立派,祸国殃民。

尾联,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是说,从今往后,创造万物的造物主更加难以预见;即便景象加倍暖和了,也要留着御寒的尾月衣服。

墨客敏锐捕捉到新旧党争已经来临,可是他却没有做好准备,终极陷入“乌台诗案”的悲惨田地。
世事难料,纵然苏轼已经做好了准备,依然不能找到万全之策。
殊不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以是,墨客在末了劝大家,也劝自己,即便是在已很暖和的时令,也必须准备着御寒的衣物啊!

春分时节已到,祝愿大家统统顺心,出路似锦,事事快意!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中宣部学习平台“逐日鉴赏”专栏作家。
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五百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