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即须臾。
芳时偷得醉工夫。
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
豁得平生俊气无。

这是苏轼19岁时,在洞房花烛后,为新娘王弗写的诗词:寒凉如玉,肤如凝脂,这便是我新婚的妻子。
只听得她清唱了一曲《倒金壶》,清歌洪亮,深情无限。
唱到动情时,她轻歌曼舞,摇荡多姿,就像那豆蔻梢头的花蕊般动人!
年少光阴匆匆而过,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把酒言欢,纵然微醺又如何?罗帐低垂,红烛火光微微。
这好天良夜,是多么欢愉。
哄得我都快忘却平生之志了。

苏轼生平娶过三位妻子,他对每一位当时在世的妻子都充满深情厚谊。

苏轼第一位妻子王弗是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
他二人的结合还有一段题名择婿的故事。
王弗的父亲组织了一次为中岩寺一鱼池征名的活动,暗中为女儿择婿,当地浩瀚的青年才子前来参加活动。
鱼池依山傍岩,游人拍手,鱼儿便跃出水面。
青年才子们有的起名藏鱼池,有的起名不雅观鱼池,有的起名跳鱼池。
王方都不很满意。
只有苏轼的起名唤鱼池赢得了众人的赞许。
而王方之女王弗派人送来的起名竟然也是唤鱼池。
正是这次的征名活动,匆匆成了才子佳人的珠联璧合。
风华正茂的苏轼迎娶了16岁的王弗结成恩爱夫妻。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就在一旁陪伴着,一整天都不离开。
如果苏轼偶尔遗忘了某些知识,她就曾一旁提醒。
感情上,温顺谅解的王弗对苏轼更是关怀备至谅解入微。
苏轼也越来越敬仰妻子,爱惜妻子,时时屈服妻子的良言劝告,夫妻更加恩爱情深。

苏轼用最肉麻的诗词描写洞房花烛夜赞赏爱妻

然而上天不眷,苏轼和王弗二人仅仅过了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年仅27岁的王弗就放手凡间了。
王弗的去世让苏轼悲痛万分,写下了一首感伤的情深意切的词来怀念她。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去世三年后,王弗的堂妹王闰之给姐夫做填房,王闰之,家中唤她“二十七娘”。
她对苏轼人格魅力人品和博学多才十分仰慕与神往。
王闰之虽然不识诗书,可是有艺术细胞。
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闰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悲惨,春月令人和悦。
”苏轼大喜说:“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措辞。
”并触发了苏轼的灵感,便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晓来风细。
不会鹊声来报喜。
却羡寒梅。
预言家东风一夜来。

喷鼻香笺一纸。
写尽回文机上意。
欲卷重开。
读遍千回与万回。

王闰之嫁给苏轼后,对姐姐王弗给留下的儿子非常关爱。
后来又为苏轼生了两个儿子苏迨和苏过。
苏轼说: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对待三个儿子,王闰之始终如一,令人冲动。
后来苏轼为王闰之写了一首词。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
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尊前一曲为谁哉。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然而天故意外风云,46岁的王闰之在陪伴苏轼25年之后也染病去世。
苏轼悲痛至极,后来苏轼去世后和王闰之合葬在一起 。

苏轼的第三个妻子是王朝云
刚认识王朝云时她才12岁。
一日,苏轼和朋友在湖边饮酒作诗,歌舞姬前来助兴,款步轻盈,苏轼举头瞥见一位小女孩明眸皓齿,清丽脱俗,言行举止中流露着婉约才华。
她便是王朝云。
苏轼诗兴大发,抒写了千古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王朝云只是一个聪颖乖巧、稚气未脱的孩子,但她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让苏轼动容。
后来苏轼知道,朝云因出生贫寒,自幼沦为歌舞姬,但她资质聪颖,虽沉沦腐化风尘却言谈得体。
当时苏轼的夫人是王闰之,她心地善良,便为朝云赎身,收为家中侍女,并随王姓。
王朝云才艺博识,善于琵琶,苏轼生平作过五首琵琶词,都有朝云的影子。
王朝云不但会烹茶待客,还能理解苏轼的诗词,二人相互欣赏、逐渐成为知音。

有一次,苏轼下朝回来,用过饭后,摸着肚子问下人:“你们说我这肚子里都有些什么?”下人们有的说文章,有的说才学,苏轼听得都是些奉承言语,便摇摇头。
王朝云说:“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听闻哈哈大笑,说到:“唯有朝云能识我。

王朝云陪了苏轼二十多年。
去世时只有34岁。
朝云去世后,苏轼将她葬在丰湖的一片丛林中,为她写墓志铭:“敏而好义,事师长西席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感怀朝云无畏荆天棘地,千里追随的交谊。
苏轼更是写下千古绝唱《西江月.梅花》: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以此思念朝云的绰约风采和高洁品性。

如果说第一任妻子王弗是他的情绪伴侣,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他的生活伴侣,那么王朝云堪称灵魂伴侣。
苏轼也十分钟爱她。
在三位夫人中,苏轼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

苏轼生平和每一位妻子在一起时都是对她充满深情厚谊。
对感情的坚守与器重可能也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