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含翻译假期背起来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高下,顿失落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涯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高下,顿时失落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彷佛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彷佛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照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本日的人们。

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

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峰潜形;商旅弗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拍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陶陶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玄月十五日。

【译文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奇迹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建筑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不雅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致,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涯,一天里阴晴多变,气候千变万化。

这便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古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墨客,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不雅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呼啸,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蔽起光辉,山峰隐没了形体;贩子和乘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畅,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阴暗,虎在长啸,猿在号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首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畏惧人家批评责怪,满眼都是冷落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哀的心情。

到了东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沉着,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行,时而停歇,俏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喷鼻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备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颠簸的光闪着金色,悄悄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羽觞,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风致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由于古时风致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落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活着界人忧闷之前先忧闷,活着界人快乐往后才快乐”吧?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起呢?

写于庆历六年玄月十五日。

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革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季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喷鼻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高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抱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幽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奇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便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来宾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以是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饮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阴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革不一,这便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喷鼻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底细毕露,这便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薄暮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安歇,前面的呼唤,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理的宴席。
宴会饮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羽觞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繁盛热闹繁荣的人,是欢快的来宾们。
一个神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活着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来宾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快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嬉戏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快,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便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4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仲春,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天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高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仲春,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逝了。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十全十美,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瞥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瞥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文雅)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作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舟子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5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代价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由。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武断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悲惨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饮酒(直)到(第二天)清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羽觞来讯问上苍。

不知道天上宫殿,本日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赤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墨客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去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全面。

但愿亲人能安然康健,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8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日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玉轮还是故乡的最通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打听死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滞。

9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纭,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10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不及待。

两朝故都,已成草树疯长的野外;禁苑深宫,而今绿芜各处,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

11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景象,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去世时丝才吐完,烛炬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清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硕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逝。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一定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青鸟使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12

《行喷鼻香子》

宋 秦不雅观

树绕村落落,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模糊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有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

绿树绕着村落落,春水溢满池塘。

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洁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有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13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好登上高楼。
喜好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

现在尝尽了忧闷的滋味,想说却终极没有说。
想说却终极没有说,却说好一个风凉的秋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