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春晚群星云集,这一晚红了两首歌。
一首是毛阿敏的《思念》,另一首是《三百六十五里路》。
毛阿敏穿着黄色的套装一跃成为了全民偶像,直到本日依然是乐坛教母一样平常的人物。
而《三百六十五里路》的原唱现在却很少有人能想起了。
她便是包娜娜。
在那个年代,从台湾跨过山海而来登上春晚的舞台,在主持人隆重的先容下出场,可谓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那一晚之后,她成了全国明星,也从那一夜之后,逐渐消逝在了不雅观众视野中。
1950年,包娜娜出生在台湾。
她的父亲在电台事情,受父亲影响对音乐充满兴趣。
当时热门电影里的插曲包娜娜都会唱,歌词背的滚瓜烂熟。
上学期间代表学校对外参加歌唱比赛,希望有一天能成为歌星。
她的姐姐包妮妮同样非常有音乐天赋,很早就到歌唱界发展,在台北一家歌厅驻唱。
直到有一天,姐姐患病,须要很长一段韶光休养。
包娜娜才临危受命,顶替姐姐去了歌厅唱歌。
这一唱,一发不可整顿。
演出中被骆明道看中,骆明道是盛行乐著名创作者,是60年代产出国语歌最多的作曲家。
他的歌曲常常当选做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
他创作出一个盛行歌曲的歌词格式,AB段,A段为四句,B段是副歌,副歌的末了又重复A段的末端两句,达成首尾呼应的效果。
著名的童谣《泥娃娃》便是他的作品。
被这样一位乐坛前辈发掘后,包娜娜被先容到电视台,亮相“群星会”节目上。
1970年,电视台打造了电视剧《清宫残梦》,约请包娜娜唱了主题曲。
这部电视剧轰动了全体台湾,包娜娜也随之火了一把。
包娜娜紧张以翻唱为主。
那时候的乐坛没有太多的版权意识,很多歌曲一经发行都会有很多歌手竞相演唱。
有时候首唱的不一定是最火的版本,而留在后民气中的“原唱”每每都是最火的版本。
后来,包娜娜还演唱了《无言的结局》在乐坛掀起一阵热潮。
当时很多歌手都是歌厅出来的,在演唱上会有必不可少的油腻,但包娜娜不一样,她的歌声里更多的是端庄大方,有种殿堂级的享受。
她的发展地不局限在台湾,东南亚地区很多都是包娜娜的粉丝。
她的作品《谁至心爱过我》《热泪滚烫我的脸》《朵朵浪花》都是在东南亚地区爆红的作品。
包娜娜最红的时候在外洋的粉丝比在海内的粉丝还要多。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凤飞飞等人也都成为了巨星。
代表作《掌声响起》流传甚广,包娜娜也在东南亚地区演出的时候演唱过,把这首歌带到了外洋。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方第一次听到这些歌便是听的包娜娜的版本。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有人说到第一次听到国语歌曲便是包娜娜演唱的。
70年代,粤语歌发展的高峰期,很多人都买粤语专辑,或者是听泰西乐、古典乐为主。
有时一次,买到了一张国语专辑,本来是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打开了一个新天下。
“热泪滚烫我的脸”这几个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她还有一些很故意思的歌曲,比如一首《老子有钱》。
放在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一定能收成很大的流量。
歌词很直白:钱钱钱,老子有钱,有钱怎么样,有钱怎么样。
也有一些人生思考:人生就像梦一场,何不留着欢快在身旁。
包娜娜当时在新加坡等地的名气很大,被誉为台湾十大歌星之一。
1976年,新加坡富商同时也是音乐爱好者的傅春恩对包娜娜一见爱慕,随即对她展开了剧烈的追求。
包娜娜和傅春恩结婚后到了新加坡。
傅春恩在新加坡奇迹做的很大,包娜娜也逐渐隐退回归了家庭。
照顾儿子和帮助丈夫的事情,偶尔在酒会上会看到包娜娜的身影。
但她没有因此放弃音乐。
1988年,已经38岁的包娜娜登上了春晚,演唱了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
这首歌来自歌手文章1984年的作品。
文章本是印尼华侨在马来西亚上学,高中的时候到美国求学,后来又到加拿大读大学,等到毕业的时候到了日本事情两年。
也便是说从童年期间,文章就一贯在流落。
越终年夜他越渴望稳定渴望家乡,回归祖国的心非常强烈。
1983年旁边他到新加坡被唱片公司相中走入乐坛,根据他的故事打造了两首表达故乡思念的歌曲,一首是《三百六十五里路》,还有一首是《故乡的云》。
1987年,费翔把《故乡的云》带到了春晚的现场,第二年包娜娜作为台湾艺人代表带着另一首思念家乡的歌曲到了春晚的舞台上。
选择已经半隐退状态的包娜娜来演唱这首歌,而且中心电视台为了请到她,还在春晚之前,专门给她拍摄了一个十首歌的专辑节目播出。
包娜娜能够再次出山到春晚献唱也是由于自己的亲人在云南,希望能在节目现场给家人唱一首歌,把同胞们对付团圆的期盼唱出来。
她的奇迹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终于在内地留下了自己的歌声。
但包娜娜没有做过多的勾留。
那个时期的歌手彷佛在舞台上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歌手也只是一个职业,没有把统统都放在镜头前。
如果舞台须要她,她还会再回归。
包娜娜、凤飞飞这些老前辈逐渐隐退,将国语歌曲传播出去,为90年代的新人铺路。
有一次,包娜娜在国外街头看到了后来写了《让天下充满爱》的郭峰。
异国他乡看到子弟包娜娜很是惊喜,可看到郭峰在国外流落,做音乐也不顺利,决定帮他一把:跟我走吧。
他们不算是熟习,包娜娜还是想帮他一把。
1992年,郭峰为包娜娜做了一张专辑《人生一起》,担当作曲、编曲、制作及演奏。
才华得以发挥。
又在新加坡的电台接管专访,为新加坡电视台打造的电视剧《法网情天》制作配乐,作曲编曲演奏全部经办。
在新加坡,郭峰的奇迹逐步到了一个稳定期间。
92年这张专辑之后,再听到包娜娜的是他的小儿子成为歌手出道,有采访她。
她说尊重儿子的决定。
对付儿子唱歌这件事她是欣喜的也是放任的,没有过多的管束和帮助。
她就这样过着自己清闲的小日子。
后来,《三百六十五里路》被很多人翻唱,可当听到包娜娜的版本还是回忆起童年的光阴。
那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