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日不雅观残菊有感
【宋代】方回
欲雪寻梅树,余霜殢菊枝。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
译文
天要下雪了,“我”想出去访一访梅花开了没,却瞥见残菊枝上的寒霜久久未化。
每每嫌它开得太晚,许多人不知道它凋落得也很迟。
早已习气了饥饿贫寒的困顿处境,又频频遭受盗贼侵害的危险。
那杜甫国破世乱的危局依然还在,“我”忍不住吟咏起杜甫的菊花诗。
注释
殢(tì):滞留。这里也指情绪或感情上的牵丝扳藤。
赏析
这是宋代墨客方回的一首小雪节气咏菊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身处困境,却能淡然处之,以杜甫为榜样,咏菊自寓,高洁傲岸,不向命运低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
“欲雪寻梅树,余霜殢菊枝。”首联是说,天要下雪了,“我”想出去访一访梅花开了没,却瞥见残菊枝上的寒霜久久未化。这是写“小雪之特色”。
小雪节气,正是“菊残犹有傲霜枝”之时,也是“暗香浮动月薄暮”之际,以是墨客一方面写出了小雪中即将迎来梅花的芬芳,也即将送走菊花的清雅。菊花耐寒,故而风采犹存。人生多艰,何妨吟啸缓步。这就为全定亲下了乐不雅观豁达的感情基调。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颔联是说,每每嫌它开得太晚,许多人不知道它凋落得也很迟。这是写“菊花之耐寒”。
“开较晚”“谢还迟”道出了菊花与百花的分歧凡响,它不喜好与百花一处开,而是独自绽放在初冬之际,成为初冬时节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困苦,正是菊花具有的崇高品质。同时,这何尝不是墨客的一种自喻呢?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颈联是说,早已习气了饥饿贫寒的困顿处境,又频频遭受盗贼侵害的危险。这是写“时局之困难”。
“饥”“寒”二字,道出了墨客身处的困难困境。对付“饥”“寒”,墨客早已习气,可是最担心的还有“盗贼危”,即有性命之忧。可见宋末元初那一段烽火岁月,对付公民带来的灾害何其深重。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尾联是说,那杜甫国破世乱的危局依然还在,“我”忍不住吟咏起杜甫的菊花诗。这是写“困境之咏菊”。
杜甫晚年喜好咏菊,其名句有“丛菊两开异日泪,孤舟一系故宅心。”(《秋兴八首·其一》)“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五首·其一》)“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叹庭前甘菊花》)等。墨客身处晚年,其情状与杜甫相似,故而学杜甫咏菊,希望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困境之中乐不雅观生活,保持昂扬向上的人生姿态。
纵览全诗,表面上看是咏菊,实则因此菊自喻,在困境之中,秉持菊花的品质,乐不雅观豁达,积极向上,同时也表达了对付杜甫高尚人格的倾慕,对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一种坚守。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揭橥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