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响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例如:

唐代孟郊的《织妇词》:“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心裁。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落路,更索栽桑树。

宋代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者宋 梅尧臣

晚唐秦韬玉的《贫女》:“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唐代郑谷的《偶书》:“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那能得庇身。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晚唐于濆(fén)的《辛劳吟》:“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本日,给大家先容这首梅尧臣的《陶者》,仍旧反响的是百姓的贫苦和统治阶层的腐败。

《陶者》

宋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五言绝句

【名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基调】讽刺

【年事】不详

【译文】

烧瓦工人整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朱紫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
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洁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详细创作韶光不详。

【赏析】

这首诗紧张利用了比拟的手腕,道出了人间间的不公正,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