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头沙,带蒹葭,漫漫当年流水今人家。
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
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
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
生忘形,去世忘名。
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及注释: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种田原是古人的宅兆。
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
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
通往长安的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
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
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
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
谁知派一介使者,送一封约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
只有高人绅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
活着放浪忘形,去世后无需留名。
谁说公子、处士赛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将进酒城下路原文及注释翻译

注释:

将进酒:实名《小梅花》。
“将进酒”是作者改题的新名。

“今人”句:顾况《短歌行》:“城边路,今人犁田古人墓。
”顾况: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隐士(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墨客、画家、鉴赏家。

“岸头沙”三句:顾况《短歌行》:“岸上沙,当年江水今人家。
”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

“黄埃”句: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

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平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

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
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
这四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师长西席。

“驰单车”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欲废太子,吕后为保住太子地位,让太子卑辞修书派人请四皓,四皓应请而至。
单车:指青鸟使。

“裂荷”句: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
语出《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
此处说“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语本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
接武:犹言相继。
武:足迹。
曳长裙:指寄托于王侯权贵,裾:衣服的前襟。

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王绩等。

端:真。

“二豪”句: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
见刘伶《酒德倾》。
刘伶: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将进酒·城下路》创作于嘉佑年间。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总是不断地争城夺地,至少也是争名夺利。
这种争夺的结果,不但使广大公民遭殃,也使统治阶级中某些道德和才能出众的成员受到压抑和排斥。
贺铸便是个中的一个。